第463章 余威走未央(第2页)

 如何计较?这件事虽不是他一个太监能妄议的!但是皇帝垂询,他不得不答。

 他腰弯谨慎答道:“主子爷圣心烛照万里,洞悉秋毫。定国公其所言积弊,奴婢虽愚钝,亦觉触目惊心。至于更张武学、操练新军……此乃涉及祖宗成法、武勋世袭之大事,牵一发而动全身……奴婢……奴婢见识短浅,只是心中有些疑惑,不知当讲不当讲。”

 朱厚照笑道:“这里只咱们主仆两个,断不会有其他人听了去的,但说无妨。”

 “是。”张大顺心理组织一下语言道,“主子爷,奴婢心里头有三桩疑惑,斗胆启奏:头一桩,那奏本里只提骑射、刀牌、步战操练,却半句没提海疆战船的;第二桩,陛下先前敕令京师、南京、广州、西安四处造办佛郎机铳,如今宣府、大同、甘州、肃州、宁夏并南京、广州、京师等地都已装备,可京卫武学是培养将才的去处,怎地偏偏没这项技艺的传授?三则.......”张大顺抬眼瞧了眼皇帝,见皇帝面色平静,壮起胆子,“武学里头只收北直隶五府各卫指挥以上的子弟,症结不就出在这儿么?陛下您瞧,如今宫里头的侍卫多是外补来的,这些汉子哪个手上没斩过几个敌贼的脑袋?可见我大明从不缺能打仗的人才。依奴婢浅见,该进武学研习的,不该限死了‘指挥以上子弟’这一条,平民百姓中,又或者军卒中有过人之处者皆可入学。奴婢愚见,还乞万岁爷宸衷独断,明鉴万里!”

 朱厚照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欣赏:人才啊。如果不是太监就好了。跟在自己身边见识等各方面估计没少受到自己影响,很快就知道了徐光祚奏本的不足和自己的心思。

 虽然张大顺的话中还有一点点自己的私心。

 但是这无伤大雅,有私心能和自己的心思保持一致,这就很好了。

 朱厚照笑道:“他一个超品的国公爷,打总兵任上到都督府,再到京营当差,经了多少事、办了多少要务?竟还不及你一个小小文书懂得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