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议功火铳匠(第2页)

这是说蝉,蝉就是君子,君子就是百官,看来皇帝是嫌弃外朝的百官太吵了。

朱厚照见他们一个个的低着头不说话,心中冷哼一声,直接开门见山道:“今日奏本事事不顺,前有张忠奏请杨三、戴明乞赏,又有科道奏请罢陕西织造。今日朕特意召尔辈入宫,毛先生如何计较?”

果然,就是为了此事。

毛纪闻言便道:“臣毛纪启奏陛下。匠作之役,乃其本分。百户杨三、戴明,督造是其职司。国朝赏赉,自有定例,重在旌表忠义、砥砺名节。若因造一二利器便行重赏,恐开侥幸之门,致群小趋利,竞相效尤奇技淫巧,反使士风浇薄,人心不古。此例一开,后患无穷。伏惟圣明裁断。”

朱厚照闻言心中再次冷哼一声,毛纪什么都好,就是对于某些事有些....古板。

毛纪心中却是另一番计较:“匠人微末之流,若因奇技骤得显赏,岂不乱了尊卑贵贱?天下士子寒窗苦读方得一官半职,彼等操持贱业者,焉能僭越?再者,内臣张忠此奏,难保无市恩于下、结纳武弁之嫌……”念及此,他眼角余光微不可察地扫过侍立御旁的张大顺。

毛纪话音方落,王琼已上前一步道:“臣王琼有奏,伏乞圣听。”

朱厚照便道:“仔细说来。”

王琼于是道:“首辅所言,固是持重老成之论。然臣以为,此一时彼一时也!佛郎机铳,非寻常火器可比。其铳管长而膛滑,射程倍增;子铳预装,可速射连发,远胜我朝旧有碗口铳、手把铳。北虏南倭,窥伺天朝,所恃者弓马舟楫之利。前大同、宣府俱退鞑虏,壮大明军威,虏闻风丧胆!可见,装备其铳,乃强兵固国之要务,岂能以‘小道’视之?杨三、戴明督造有方,匠役等亦属勤谨有功,若不行赏,恐寒了匠作之心,日后谁肯尽心竭力,为朝廷制此神兵?”

王琼心中明镜一般:毛介夫太过迂阔!眼下九边烽烟未靖,东南倭患未平,能杀敌保国的便是好东西!张忠此人虽为内宦,三虎之一,然监军京营,识得火器厉害,此奏倒也算在点子上。况且这里面没有杨一清的意思吗?些许赏赐,若能换来更多犀利火铳,值当得很!他深知皇帝对边患的忧虑,故句句扣在“强兵固国”四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