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顺势定秋狝(第2页)


 “古者行大礼,必择时令,顺天时。酷夏行大阅,既易伤损军士,又恐妨及礼仪周全,于军于礼皆无裨益。臣等恳请陛下,日后行大阅礼,当择春秋凉爽之时,既合天时,亦顺人心,使大阅之威不失,而军民皆得安适。”


 疏入,章下有司。


 兵部覆议:“日后大阅,可依科道官所请,优先择春秋季举行,若遇军情紧急需临时校阅,则提前做好防暑、御寒诸般预备,既不失威仪,亦护军民安康。”


 内阁揭帖呈入:“准依兵部所议:此次大阅既已举行,日后大阅可于春秋举行,余依拟,乞准。”


 朱厚照指尖轻叩御案,望着窗外蒸腾的暑气,心中已勾勒出一幅图景:待日后国泰民安,自己有钱了,便在承德仿着江南园林的雅致,再融北方草原的开阔,也建一座避暑山庄。


 夏日炎炎时移驾驻跸,秋日里便率着宗室、勋戚、将士们行秋狝之礼,弯弓射猎,既解了暑热,又能练了兵甲,岂不是两全其美?


 他想着想着,嘴角漾起笑意。朝堂上明争暗斗还好,所谓鞑靼、瓦剌、女真、吐鲁番何不团结大明周围一致对外?


 思绪流转间,他忆起近日收到的边报与番邦传闻:莫斯科大公国刚踏平喀山汗国,锐气正盛。帖木儿的后裔巴布尔已挥师南下,在印度河畔建立起莫卧儿帝国;


 如果没记错,这时候德意志境内烽火连天,农民起义闹得沸沸扬扬;奥斯曼的苏莱曼一世,也在多瑙河畔大败匈牙利军,让整个欧洲为之震动。


 想到此处,他拿起案头的内阁拟票,朱笔一挥,在末尾添了句:“秋狝之事,着兵部具备。”


 就知道你们热得受不了,如果不上奏,以后年年都定在自己老子的祭日!


 至此,大阅礼便依例定于秋季。


 正思忖间,刘全忠挑了帘子进来,身子半屈着回道:“主子爷,荣王爷在殿外候着呢。”


 话没说完,朱厚照已搁下笔,笑道:“这大暑天的,怎么让他在外头等着?还不快请进来。”


 刘全忠忙应了个 “是”,转身便去。不多时,见朱载坖穿着件石青杭绸常服,稳步进来,见了朱厚照,忙垂手行礼:“儿臣给父皇陛下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