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守仁献边策(第2页)

 席书闭了闭眼,拿起案上的茶盏抿了口,没接话。左右清客们交换了个眼神,有的摇头,有的咂嘴,终究是把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 皇家的事,哪是他们能随便议论的?唯有那阕御词还晾在竹架上,风从窗缝里溜进来,吹得纸角轻轻颤动,倒像是替这满室的沉默添了点声息。

 乾清宫的暖阁里,夏日的暑气被隔在重重帘幕之外,只余下冰鉴里透出的丝丝凉意,混着案上香炉的清芬,倒也清爽宜人。

 朱厚照斜倚在铺着孔雀蓝软缎的御榻上,手里捏着内阁刚送进来的揭帖,眼角尽是对着笑。

 窗外的日头正烈,蝉鸣声嘶力竭地撞着窗棂,却扰不了暖阁里的几分闲适。

 他漫不经心地摩挲着揭帖边缘,逐字逐句看下去,看到 “王守仁所奏,深合边地安抚之道” 时,眉梢微微一挑,似是觉得这话说到了心坎里。

 再往下看,“大崇教寺剌麻朝贡,乃示归附之心,借机施以恩信,可收怀柔远人、稳固边疆之效”,他不由得点了点头,指尖在 “恩信” 二字上轻轻一点。夏日里本就易心烦,可这揭帖上的话,倒像是一碗冰镇酸梅汤,熨帖得他心里畅快。

 看到 “兼顾恩威与实际,于缓和边事、笼络蒙古诸部颇为得当”,朱厚照坐直了些,将揭帖往案上一放,笑道:“这些老臣,总算也有通透的时候。” 一旁侍立的小太监忙递上一碗冰镇的杏仁酪,他接过喝了一口,凉意顺着喉咙滑下去,更觉舒心。

 末了见 “应准剌麻班丹夫参等朝贡,所言边策着即施行”,他拿起朱笔,在揭帖末尾潇洒地画了个圈,笔锋带着几分愉悦的轻快。暖阁外的阳光透过窗纸,在金砖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蝉鸣依旧,可在朱厚照听来,倒像是为这桩顺心事添了几分热闹的调子。

 他将朱笔一搁,对侍立的张大顺道:“传旨给王守仁,他这法子,合朕的心意。”

 张大顺刚领了传旨的差事,便垂手侍立在暖阁角落,连大气也不敢喘一口。他偷眼瞧着御座上的朱厚照,又瞥了瞥一旁神色平静的陈敬,只觉这夏日的暖阁里,空气竟比腊月的寒风还要凛冽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