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应宁论军营(第2页)

 朱厚照拿起块冰镇西瓜,闻言点头道:“早该如此,空额丛生,吃的都是朝廷的粮饷,哪能容忍?这一步走得好。”

 “陛下圣明。” 杨一清又道,“其次是不再以兵为匠。先前好些军士被派去做些修造杂活,哪还有心思操练?如今让他们专心营务,每日里弓马刀剑不离手,武艺自然精进得快。”

 朱厚照咬了口西瓜,清甜的汁水顺着嘴角流下,他用帕子擦了擦,笑道:“军士的本分便是操练打仗,哪能当工匠用?卿这法子,算是把根子上的毛病给治了。”

 杨一清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续道:“最后便是免了那些大小主官、小旗等官,从威武团营、边镇等地调了些精干之人充入。那些旧官多是尸位素餐之辈,换了这些经受过历练的,营里的风气都为之一新。”

 朱厚照听得兴起,将手中的西瓜皮放在碟子里,拍了拍手道:“卿这几步棋,真是招招在理。有这些举措,京营何愁不强?”

 末了,朱厚照笑道:“听你这么一说,朕心里就踏实了。京营乃是京师屏障,有你在,朕便高枕无忧了。”

 杨一清起身躬身道:“臣不敢当陛下如此夸赞,为国效力,乃是臣的本分。”

 朱厚照摆摆手让他坐下,又命人再端些西瓜来,笑道:“来,再尝尝,这瓜甜得很。今儿个与先生说话,真是越说越舒心。”

 杨一清谢了恩,拿起一块西瓜,只觉清甜爽口,一如此刻君臣相谈的氛围,融洽而舒心。窗外的阳光透过窗棂洒进来,在金砖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朱厚照似乎想起来什么,便道:“你原先提督陕西军务,粮饷方面有何计较?”

 杨一清闻言便猜着是不是王守仁那里有问题,便把西瓜放在碟子里,欠身道:“陛下问及此事,臣倒有几分浅见。陕西地处边地,粮饷周转最是要紧,先前臣在那边时,试过几样法子,倒还算合用。”

 朱厚照闻言也放下西瓜认真听着起来。

 杨一清便细细说道:“最要紧的是‘就地筹粮’。边地转运不易,臣便与地方官商议,鼓励军户开垦荒地,所产粮食除自用外,余下的由官府按市价收购,既解了军粮之需,又让军户多了份进项,倒是两全其美。”

 朱厚照听得入神,追问道:“那若是遇上荒年,地里收不上粮食可怎好?”

 “陛下虑得极是。” 杨一清笑道,“好一些法子臣在奏疏中常有提到,但是法子再好,还要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