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正德帝吾观复
第499章 责问大司空(第2页)
不多时,又一内侍怀抱一摞奏本进来,小心翼翼地放到御案上,朱厚照瞥了眼,便抓起一本迅速的看了起来。然后指了指奏疏,对着张大顺道:“你自己看。”
张大顺拿起奏疏翻看,眉头微蹙,却不忙着表态。
原来又是徐阶的奏本,“臣闻陕西,生民愁苦之状,戎虏骄横之势,边方利害之情,触目兴嗟,经心抱痛。今闻是举,岂默不一言?夫天下之事,有重有轻,臣下之言,有缓有急。以轻重言,则恤民固本,安内攘外,其最重也。而该局所言绒衣之类,非先王之制,轻重自有别矣。以缓急言,诸臣极陈地方凋敝,钱粮缺乏,其最急者也........”
“复开织造利国利民,他们全然看不见,且成命已下,怎能追改,差官既久,不可复回,哼” 朱厚照哼了一声,“他们就是见不得百姓好?朝廷好?”
张大顺放下奏疏,躬身道:“主子爷所言利处,哪个不知?只是诸臣担忧,并非全无道理。弘治间废除织造,正因经办者借端科敛,坏了名声。如今重启,也是害怕重蹈覆辙。”
“哦?” 朱厚照挑眉,“你接着说。”
“奴婢愚见不如以工部巡织造事为由,差工科给事中张嵩前去陕西一趟。此人虽在奏疏中请停织造,却句句言及军民困苦,可见其心在百姓。让他来巡视,必能尽心,也能堵住其他科道的嘴。”
朱厚照抚掌笑道:“好个张大顺,既懂利弊,又识人心!就这么办。你替朕拟道旨意,明日发下去 —— 着张嵩领巡视事,让他自己去看,自己去瞧!”
话音刚落,随手拿起案上另一本奏本,漫不经心地翻开,待看清上面的字,脸上的笑意顿时僵住,眉头几不可察地蹙起,心中暗吃一惊 —— 竟是丰润伯曹恺病故的消息。
他捏着奏本的手指微微收紧,沉默片刻,指尖在 “病故” 二字上轻轻摩挲。这曹恺任南京前军都督府掌印专管操江,虽说近年不大过问朝事,可毕竟也是当朝勋贵,他先祖曹义来可是条硬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