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糊涂左参议

白日里日头毒辣,将开封府的青石板路烤得滚烫,蒸腾起氤氲扭曲的地气。入夜后,这灼热并未全然退去,反倒与沉沉的湿气胶着一处,闷得人喘不过气,如裹在浸透了热水的厚重棉絮里。白日里喧嚣鼎沸的街衢,此刻只余下更夫单调的梆子声,笃——笃——笃——,敲在粘稠的夜色上,传不多远便被这令人窒息的闷热吞噬了。


 河南承宣布政使司衙门的深处,却兀自亮着灯火。那光是从后堂东侧一间签押房的雕花窗棂里透出来的,昏黄摇曳,在这沉沉的夜里,显得格外孤峭而警醒。


 值夜的老门子蜷在门房角落的条凳上,头一点一点地打着瞌睡,汗水浸湿了他灰布短褂的前襟。


 夜空中,浓云低垂,遮蔽了星月,一丝风也无,只有远处不知何处的池塘里,传来几声有气无力的蛙鸣,更添几分烦闷。


 签押房内,空气仿佛凝固了。


 四盏白纱官灯高悬梁下,烛火透过薄纱,将不甚明亮的光洒下,勉强照亮了正中央那张巨大的紫檀木公案。


 案头堆积的文牍如山,墨迹犹新。


 布政使张璁端坐案后,着一身居家的素青直裰,未戴官帽,头发用一根寻常木簪松松挽住。他微阖着眼,似在养神,手中却无意识地捻动着一串乌木念珠,光滑的木珠彼此摩擦,发出极其细微的“沙沙”声,在这死寂的房中清晰可闻,如同某种不祥的计时。案上一盏汝窑天青釉茶盏,茶汤已凉透,浮着几点冷掉的油花。


 两个青衣小帽、屏息凝神的亲随,如同泥塑木雕般侍立在公案两侧的阴影里,纹丝不动。


 “咚,咚,咚。” 三记沉稳的叩门声,打破了室内的死寂。


 张璁捻动念珠的手指倏地一顿,眼皮缓缓掀开一线,那目光瞧向大门。“进来。”


 门无声地开了。河南督粮参议王亿微躬着身子,脚步放得极轻,趋入房内。他穿着四品云雁补子的绯色公服,在昏黄灯火下显得颜色深重,仿佛浸透了汗水。


 他面上竭力维持着恭谨,但那深锁的眉头和眼下一圈难以掩饰的青黑,泄露了内心的焦灼。他在公案前三尺之地站定,一丝不苟地行下官礼:“卑职王亿,拜见藩台。” 声音紧绷着,在这压抑的空间里显得格外突兀。


 王亿,字本一,号立庵,陕西凤翔县太尉里人,明朝弘治十八年进士,年逾六十,官至河南左参议。


 张璁并未立刻叫他起身。目光在他身上停留了片刻,才听得张璁淡淡道:“不必多礼,王参议。夤夜相召,搅扰了。”


 “不敢不敢,藩台为国操劳,卑职理当听命。” 王亿这才直起身,却不敢完全站直,依旧微躬着背,垂手肃立,眼观鼻,鼻观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