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章程(第2页)
红营当初对何冲所部的渗透采取的便是这个方法,一面给中下层的军将兵卒发实饷,一面给家眷处在红营控制区的军将兵卒家里分田,确实效果卓著,何冲所部虽然明面上还是大清的军队,但却再也不愿意出城和红营作战了。
受苦受难的底层之人,才有渗透拉拢和鼓动的可能性,大多数人都是求安逸的,若不是挣扎在死亡线上、每日能够饱食,嘴里抱怨的再凶,真到了要办事的时候定然是找着各种理由推托,后世就反反复复的出现这样的例子,网上吵得锣鼓喧天,真到了上街的时候,记者比举牌子的还多。
姚启圣金山银山的洒钱,对红营来说自然不是一件好事,就算红营混了人渗透进姚启圣的团练之中,要发展下线、鼓动兵变、搜集情报都会很困难。
而且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支团练的战斗力恐怕会大大超过侯俊铖之前的预料,没准真给姚启圣练成了一支能战善战的“新军”,当然,他们的底色依旧是清军那一套,还是一支旧式的,靠着重饷支撑起来的雇佣军,但红营如今还处在早期阶段,这样的军队已经足够红营吃上一壶了。
“尚藩支持姚启圣并不奇怪,我们发展到赣州,下一步必然是要入粤的,有姚启圣挡在前头,尚藩才能安心…….”侯俊铖叹了一声:“姚启圣确实是个有才干的,他恐怕是接到康熙圣旨的那一刻就想通了其中关节,直接去广东讨钱了。”
“这样的人……不好对付啊!”牛老三又翻起了那封书信,凝眉道:“姚启圣的章程里说,要在军将之外再设一名掌纪推官的文职,以此执掌团练军纪、教导兵士忠君爱国之道,虽然还没有详细的章程,但看起来就是抄了咱们红营的教导制度,只不过咱们红营是领着战士们走正道,而姚启圣那厮是要蛊惑着手下的兵将走歪路。”
“任何战力强大的军队,都缺不了思想教育,岳家军、戚家军,无不如是……”侯俊铖简单的评了一句:“姚启圣对咱们红营是有研究的,单单看他这章程就可以确定,这家伙是个干才,而且看起来是个不择手段的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