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谋国
“皇上,红营贼寇打破官绅庄堡或城池,常将地主官绅囤积之浮财和官府府库的金银钱粮分发给百姓,朝堂之上以前一直以为这不过是学李闯、献贼之类流寇搞开仓放粮,当年流寇开仓放粮以至于短时间内收得大量饥民追随,红营贼寇发展如此之快,亦是此缘由而已。”
“但臣仔细查问过,红营贼寇并非单纯的开仓放粮,他们在放粮之前,必然要先进行清账清租,要对比官府的簿册和地主官绅的账本,将官府多征的税款、地主多收的租贷和村民百姓一一核算清楚,然后再按照年份计算,将那些多收多征的部分退还给村民百姓。”
“如此,百姓不仅对红营贼寇信服无比,对朝廷和官绅地主也会极为痛恨,红营贼寇再加以引导,则当地之民,便从此不再是我大清之民也!”纳兰明珠长叹一声:“中堂方才有言,朝廷也要团结那些官绅与红营贼寇分庭抗礼,可朝廷若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人都要,到最后必然是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
“朝廷若是真想要抬高红营贼寇的渗透成本,就必须要澄清吏治、赈贫济苦、务使土豪劣绅横行乡里者灭绝,唯有如此,红营贼寇才不至于用一两句话便鼓动得百姓蜂起响应,中堂之策、臣之策,才能切实的施展下去。”
康熙皇帝未置可否,也没有让纳兰明珠回班,站起身在玉陛上来回走了一圈,凝眉道:“朕常思大清入关之时屠戮太过、约令太严,以至于上下离心,大清至今,经历明末战乱,当取中正平和之道,宜以宽仁治世,期望于中外臣民共适于宽大和平之治,故而朕于大臣官员务留体面,期望天下百官咸思恩礼下逮,全心用事、爱养百姓。”
“然则匪类贪渎之辈,不思皇恩浩荡,反倒将朕之宽仁视为纵容,不能爱护小民、更肆意索遂、瞻循曲庇,以至民间如水火,红营贼寇趁隙起事,便一发不可收拾!”
“朕闻红营贼寇霸占吉安之后清算科派,一府之地,每岁科派竟至百万!民何以堪!红营贼寇乱起之前,吉安府每岁上缴朝廷之税捐不过十余万而已,余下之钱粮去向何方?皆为蛀虫之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