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先进(第2页)
“但这区田法和代田法是什么新的东西吗?并不是啊,区田法发明自东汉,代田法更早,乃是西汉汉武帝时期就发明了,可为什么自汉代至今,几千年的历史了,这两种耕种之法却始终没有大规模的运用起来呢?即便是当年汉武帝以朝廷的力量大力推广代田法,最终也失败了呢?”
“因为代田法对畜力和农具是有较高的要求的,在耕种期间需要不停的翻土挖沟和建垄,普通小农之家,壮劳力不过两三人而已,耕牛几乎不可能养得起,即便是一般的地主官绅家中,能有两三只耕牛就已经了不得了,更别说许多农户还在使用木制农具,完全经不住翻土建垄的损耗。”
“区田法就更麻烦了,仅作区,一亩地就要耗费三到四日的时间,管理起来也很麻烦,需要时刻有人盯着区田割除杂草,而且最关键的是,区田法需要耗费大量的肥料,每亩总用‘美肥’便达到两千公斤以上,莫说是一般小农了,就算是官绅地主家里,全家的牲畜把肚子拉穿了恐怕都凑不起这么多肥料。”
“所以这代田法和区田法,历来便只能在屯田和救灾屯垦之时临时使用,却无法推广开来,归根结底,就是自耕自种的小农根本不可能承担起代田法和区田法所需消耗的资源和时间成本!”
侯俊铖指了指自己:“红营是怎么做的呢?我们干掉了地主,将大量分散的田地集中起来重新规划,收缴、采买的铁器生铁近四成打造成了农具免费发给百姓,四海商号引入良种、牲畜,合作社搞集中养殖场、集中制肥,以工分的形式发动各村的百姓联耕,大量的工作队在田间地头宣传和指导,还有农忙时期军队下乡协助生产。”
“说白了,我们是将原本小农分散的、无组织、自耕自种的生产模式,改变为了集中的、从上到下协调一致规划完整的生产模式,鹧鸪先生是亲身经历过红营的发展的,您也知道红营为了达成这一转变费了多少功夫,单单是扫盲一条,咱们耗费了多少钱粮精力?可若是没有扫盲,百姓们连区田法这三个字都不知道是什么,我们的工作队,又要浪费多少时间去引导和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