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消极(第2页)
刘国轩见清军势大,调集八桨船乘潮出入,往来于江东桥和海澄、镇门各处,忽水忽陆,和清军打起了运动战,数万清军疲于奔命、不知所措,却又没有其他办法,只能追在郑军屁股后头跑,刘国轩则在等待着清军被拖疲拖垮,然后用一场决战彻底奠定胜局。
这场发生在东南沿海的大战,对于相隔遥远的吴三桂势力来说影响却微乎其微,如今天下,红营在四处闹红、郑家在大举反攻之时,作为当今天下“反清”势力中最为庞大的一支,吴三桂却也没有闲着,同样也在到处点火,只是这些战火,却没有一把烧向清军。
自萍乡失守、吉安撤军之后,吴三桂便彻底调整了吴军的整体战略,自己坐镇衡州,对清军采取被动防守的架势,从江西到荆楚长江沿线,吴军和清军的战事彻底的停滞下来,双方整日里派出骑兵船队转上一圈,便算是完成了一次军事行动,偶尔打两门炮解闷,没有一丝作战的模样,反倒是两边的走私愈发的猖獗,在萍乡这些交界之地几乎都发展成了人尽皆知的“秘密”市集,南货北货往来不绝。
吴军和清军唯一还在作战的地方,只有汉中的王屏藩所部还在和西北各路清军纠缠,清军试图彻底解除西北的威胁、打通入蜀的通道,而王屏藩也清楚汉中丢失则四川危急,他独领一军在四川,和土皇帝一般潇洒,只有保住四川,他才有独立领军的价值,故而虽然吴军中一直有动议放弃汉中,但王屏藩却依旧坚持到了现在,自然也遭到了清廷的重点打击。
对于清廷,吴三桂早就没了进取之心,甚至私底下还在和清廷互相派使议和,吴三桂现在所有的盘算只希望能够让清廷承认其现有占据的省份州府的地盘,任由其统治这些地盘,双方划长江而治,如果清廷能够同意他的条件,吴三桂就准备重回满清怀抱,继续当大清的平西王。
至于子孙被清廷抄杀、祖坟被清廷掘毁,吴三桂完全不在意,甚至他死了之后清廷会不会继续信守承诺、保着他子嗣的王位,他也并不怎么在意,当初他父母全家都在李自成手上,照样投了满清打开山海关,何时曾顾及过家眷的性命?这一点上,他从来就没变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