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点化
“所以这‘匪盗贼寇’,怎么也剿灭不干净,反倒越来越多、越来越强了…….”刘明承回忆起那个求死的少年,心头不由的微微一颤,他多年征战也没有过的一种恐惧感直冲头顶。
前头领路的住持法师听到刘明承的嘟哝声,却没听清刘明承说了些什么,转过身来看向刘明承,见他面色难看、目光闪烁,双手合十诵了一句佛号:“阿弥陀佛,施主迷茫前路,才来问佛求解、拜会故人,但容老僧多一句嘴,自古修行不在外物,皆在个人,佛在本心,前路如何,亦在本心。”
“谢住持大师指点……”刘明承也双手合十行了一礼,跟着住持法师来到后院,这后院开辟成了一片片田地,几个老僧正领着一群孤儿在田地里忙活着,每个人都是一身补丁摞着补丁的粗布衣,看在刘明承的眼中,却比吴王宫殿里的织金屏风还要斑斓多彩。
住持法师上前去跟一个弯着腰清理着杂草的老僧说了几句,那老僧直起身子,转过身来看着刘明承,笑道:“少侯爷,自石含山分家之后,咱们是许久不见了,怎么今日有空来这寺中找老僧?”
这老僧自然就是二十八寨分家后隐居在清源寺里的老和尚,刘明承眯着眼打量了他一下,面容变得有些苍老,皮肤上爬了些老年斑,但却精神奕奕、腰板笔直,老和尚是自觉时日不多,所以回清源寺等着圆寂,但刘明承看他这副模样,指不定还得活个好几年。
“都是二十八寨的故交,老和尚当年教我读书写字,也算是我的师傅,怎么能不来看望?”刘明承微笑着行了一礼:“我部驻屯衡州府,我自然是要抽空来看看您的,老寨主……这段时间身子不好,不然也是要一起来的。”
“你们驻屯衡州有一段时间了,二十八寨里的弟兄,有一些早就来看过老僧了的……”老和尚呵呵一笑,将手里的农具交给一旁的几个孤儿,走到田埂上,一边扯了块破布擦着脚上的泥,一边聊天似的说道:“老山西那家伙,六七十岁的人了,按道理来说身子确实是该不好了,但下了山后征战沙场还是好好的,回了衡州坐在大宅高屋之中,反倒是日日缠绵床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