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潮覆清金黄的鸡翅膀

第512章 人才

“开科举啊……”侯俊铖点点头:“此事其实我和亭林先生也商议过,红营对旧有的士林人物的吸收和改造是比较乏力的,我们的人才要么就是从军中和百姓中从头培养起来,大多数是从实务之中走出来的,他们在上层下达了明确命令、面对具体的工作之时能表现出极高的效率和很强的工作能力,堪称完美,对红营也是忠心耿耿的。”

“但他们也有个严重的缺陷,就是知识水平低,许多人是从军或者选拔之后才开始读书识字,很多干部当上干部的时候也不过是认识几百个常用字、读的通文章而已,让他们按照上头明确的命令办事没话说,可若是让他们理解这些命令背后的缘由、想要达成的目的,并且在命令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把事情做的更好,他们就基本达不到要求了。”

“实际上,像我们执委里的这些委员,高高在上的,想要到基层走一趟都是很困难的事,基层出了什么问题,传达到执委也基本上都是滞后的消息,所以我也不敢保证执委和各层组织制定的每一条制度、发布的每一个命令都是正确的、合乎时宜的,我们的命令和政策下到地方,是需要地方上的干部们自发的理解、并在条框纪律之内根据实际情况去执行的。”

“若是对命令和政策无法理解,只会机械的去执行,那就必然会走弯路、走错路,好比我们红营到现在还没彻底解决的那些问题——搞卫生运动,那就打不讲卫生的老百姓鞭子;搞分田清丈,就把刚分给百姓的田又给分了;搞捐铁捐铜,就抢合作社发给百姓的铁农具……”

“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屡禁不止,反反复复的强调纠正,又反反复复或新或旧的冒出来,故意搞事以抵制上头的政策和命令的有,但更多的对命令和政策理解不到位,以那些干部的知识水平,专门给他们写了指导,也根本看不懂上头到底是想要达成什么样的目标。”

“所以红营要求各层干部升迁选拔之时,都要入学堂进修一段时间,亭林先生他们手把手的教着红营的纲领理念,有没有用两说,但多多少少能让那些干部们了解上头到底是个什么想法,日后做起事来好歹有个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