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潮覆清金黄的鸡翅膀

第527章 攻势(六)(第2页)

 除了这些大大小小的陷坑之外,还有大量的地雷炮被埋在红营的阵地前和官道上,配合着那些陷坑一起阻拦清军马队和盾车等器械的冲击,以如今这个时代的火炮火铳的火力密度和发射时长,根本没法将整片战场完全遮蔽、更拦不住清军的马队快马逼近,只能依靠这些陷坑地雷,还有壕墙、拒马、竹篱等工事迟滞清军的冲击,让他们暴露在红营火力之下的时间更久,两军接战之时,红营的防御压力自然也就越小。

 城池南面的袁江之中,红营在河床里打下了圆木桩子,把它们变成了阻扰船只行进的礁石,又布置了许多水雷炮,配合着被红营夺下的河边炮台,控制住了整条分宜段的袁江水道,用来阻遏清军水师。

 侯俊铖是刚刚赶来分宜,此时也正穿着一身短打衣衫,拿着一把镰刀在稻田之中割着稻子,附近的田埂上一名红营的干部正拿着铁皮喇叭大声宣令:“各部教导、各组织的干部,要点算好收割的稻子,红营征了谁家田里的稻,都要记得记录给银!逃兵灾的乡亲也不能忘了,家里没人就写条子,等乡亲们回来,再补给他们银钱!”

 红营左路军占据芦溪镇之后,沿着袁江一路向北,又攻陷宣风镇、沙田埠等处据点,与围攻袁州城的中路军遥相呼应,就利用清军封锁线上的工事、稍加改造沿江布置防线。

 萍乡清军也试图夺回芦溪镇、打通和袁州的联系,出动上万兵马反扑,但从萍乡到芦溪镇之间基本都是山路,正适合红营游击队发挥,那上万清军还没抵达芦溪镇便已经被折腾得疲惫不堪、损兵折将,自然不出意外的便是大败一场,损失两千余人,余众奔散,窜回萍乡。

 萍乡尚有一支清军兵马,但他们背后有芦溪镇的红营,前头又有醴陵的吴军虎视眈眈,可谓前有狼后有虎,大败之后便再也不敢妄动,只能守在萍乡待援,左路军便抽出大批兵力补充袁州的攻城部队和分宜、万载等地的阻援部队,侯俊铖也跟着一起来了分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