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章 船队(第2页)
战船可以新造、人员可以招募训练,但这些经验方面的问题,就只能一点点的积累,在一次次吃亏流血之中去弥补了。
如今红营己经占据大半个江西,要继续向江南方向发展,没有一支能战的水师是万万不行的,鄱阳湖西千多平方公里,江南也是水网纵横之地,没有水师,日后红营向江南方向发起进攻,清军的鄱阳湖防线没法啃开,鄱阳湖便成了天险,江南的清军补给线没法斩断,清军随时可以利用水道机动运输,而且后头还有长江天险这么个大问题等着。
清军掌握水师之利,可以靠船队隔断鄱阳湖,陆师所要防守的面积就小了许多,兵力自然也就厚重宽裕许多,还能凭借水师在水网纵横的江南地区快速调动,红营渗透去清军后方的武工队和游击队闹红的空间便小了许多。
之前袁州、分宜之战中,清军就是靠着水师载运大量火炮物资和伤员,才能甩开红营的追击,如果没有水师斩断清军的水道运输,日后就算在江南得胜,也没法形成歼灭之势。
还有眼前最紧要的问题,清军船队在这鄱阳湖中,就像大草原上的蒙古骑兵一般来去无踪,可以随意择地登陆骚扰,搅得鄱阳湖一线红营控制区不得安宁、难以生产,对于红营的船坞船厂和正在建造中的战船也是巨大的威胁。
唯一能遏制住他们的,只有红营陆上建设的炮台、炮垒,炮台上的重炮射程和威力往往超过清军内湖战船搭载的火炮,虽然实心炮弹想要击沉一艘战船并不容易,但让战船失去战斗力退出战斗也并不是什么难事,更何况炮台炮垒上的火炮大多都校准过射击诸元,命中率也远远超过清军的战船。
哪怕是到了一战时期,船队和陆上的固定炮台对炮,都是一件极不明智的事,即便是有代差的情况下,只要守军准备充分,在和舰队的对炮之中也不会吃多少亏,鸦片战争中英军船队面对林则徐在广州构筑的炮台,也只能选择绕过去,第二次大沽口之战中英法联军失了智用船队强冲清军炮台,结果就成就了清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最大一场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