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潮覆清金黄的鸡翅膀

第596章 大儒(第2页)

 侯俊铖赶上来扫了一眼,解释道:“先生,这石碑上刻的都是当时修路的民夫、百姓和战士还有俘虏们的名字,他们日夜辛劳,把这路修的这么好,总不能一点痕迹都不留嘛,刻在石上,也算是永垂后世。” 

 “好事!”王夫之赞了一句:“修路立碑、刻名遗芳自古有之,也算是传统了,但自古以来就只会刻那些出钱的官绅豪商、下令的官员名臣,顶天了把工匠名字刻上去,也是为了日后出事好追责,红营为修路的百姓、战士、民夫,甚至俘虏的刻名立碑,可谓千古以来独一份!” 

 “孟圣言‘民贵君轻’,先生也说过‘民之贵,贵在天下为公’,学生也只是在遵循圣人和先生的教化而己……”侯俊铖微笑着说道:“还是先生教化的好!” 

 “你在老夫门下,也不过是学了十天而己,老夫哪里能贪什么教化之功?”王夫之摆了摆手,回身看向侯俊铖:“辅明,你怎么也学那些不成器的家伙,胡吹瞎捧起来了?” 

 “还不是有求于先生?”侯俊铖微笑着摇了摇头:“先生这场讲学关键的很!如今这世道,士子百姓谁不敬畏名士大儒?!我可听说了,先生在湖南讲学之时,从名士贵胄,到贩夫走卒,从饱学鸿儒,到白丁村愚都蜂拥而至,听讲共学,先生是在哪讲学,哪里就能形成风潮。” 

 “俗话说文无第一,有些事我们说干了嘴,巴掌不打到他们脸上,那些士子百姓们也不会认真去思考,可先生这样的大儒说上一些道理,他们能听进去、能认真反思改过,甚至奉为金口玉言。” 

 “如今天下名士大儒,以先生和亭林先生、南雷先生为翘楚,南雷先生明面上还是站在清廷那一边的,亭林先生家眷都在江南,顾家又涉及到红营在江南的布局,不能露了身份,只有先生能摆明车马帮我红营发声…….”侯俊铖露出一丝奸商一般的笑容:“学生可不会让先生只讲了这么一场就算了,先生既然好用,那自然是要拼命的用的,只能多赔些笑脸、多说些好话,请先生多多担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