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潮覆清金黄的鸡翅膀

第799章 使团(第2页)

 双方的贸易冲突也愈演愈烈,擦枪走火时有发生,就在三藩起事的前一年,荷兰巴达维亚殖民政府宣布对英国施行禁运,封锁港口禁止英国船舰停靠,并且和马来半岛上的柔佛苏丹国签订条约垄断当地锡矿贸易,而英国人也不甘示弱,支持并武装与柔佛仅一水之隔的亚齐苏丹国,两个苏丹国的冲突和摩擦直到现在还在继续,整个苏门答腊海域几乎成了海盗的天堂,荷兰人和英国人的船队都在此公然袭击所有国家、甚至是本国的商船。

 英国人为了打破荷兰人在东南亚和东亚一家独大的局面,做了不少外交努力,在东南亚以出口武器和技术支持的方式换取香料和锡矿的出口权,以此打破荷兰人的贸易垄断,在印度则培养殖民地军队准备围攻马六甲城,夺取马六甲海道,与此同时,英国人还与菲律宾的西班牙殖民政府联盟合作,准备共同蚕食荷兰人在香料群岛的殖民地。

 在东亚,英国人同样没有放弃瓦解荷兰势力的努力,早在南明时期,郑家驱逐台湾的荷兰人后,英国东印度公司便和郑家谈判商约,在安平地区设立商馆,成了和郑氏政权正式通商的第一个欧洲国家,英国通过郑氏转口大陆的生丝、茶叶和台湾本土出产的蔗糖的商货,由此打破了荷兰人和葡萄牙人对大陆商贸的垄断地位。

 与此同时,英国人也在谋求和清廷的正式通商,只是在之前清廷施行迁界禁海的政策,而且因为英国人和荷兰人在南洋四处袭击商船的行为,让清廷认为英国人都是海盗贼寇,放他们进来必然侵袭海疆,又因为英国和郑家商贸之事,对英国人极不信任,一直不准许其参照荷兰和葡萄牙,与大清正式通商。

 不过,虽然在官方层面上英国和大清没有商贸往来,但非官方层面的走私却是愈发繁茂,英国人私下里和尚藩、耿藩皆有走私商贸,甚至在康熙十三年于福州设立商馆,几乎是公开的违背满清的迁界禁海禁令,和耿精忠进行走私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