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4章 难进(第2页)
杰书也很清楚问题出在哪里,杰书手里的炮队是清军各部兵团之中火炮数量最多的,数百门各式重炮和臼炮,却始终压制不住挂车山一线的红营炮队,战前戴梓的预言在两军接战之后成了现实,更为灵活机动、更加训练有素、技术更加先进的红营炮队能够快速转移阵地、快速布置,在和清军的炮队交战之中,占尽了先发的优势。
红营的炮队利用战壕和山中工事快打快走,清军的炮队还没完全布置完毕,就挨了一轮炮弹,等清军炮队布置完成开火,红营的火炮却早已转移,清军火炮转向不便,又得重新确定目标再重新收拾布置,清军炮多人多,却几乎从一开始就陷在白白挨打、毫无还手之力的境地。
压制不住红营的火炮,清军强渡挂车河、攻打挂车山自然也就面临着红营火炮的猛烈轰击,河滩和起伏的丘陵让清军的马队没法放马狂奔,也让步队没法全速冲击,反倒更有利于红营的炮火覆盖这片狭长的区域、造成极大的杀伤。
许多绿营和投诚的耿军战斗意志本就薄弱,又是第一次遇到这么猛烈而精准的炮击,进攻之时还按照以往的经验大摇大摆的攻击,毫无寻找遮蔽物躲炮的意识,炮弹落在头上,又立马就会惊慌失措甚至恐慌性的溃逃,以至于搅乱整个清军的进攻部队。
清军兵马冲到红营阵地前人马就已经损失无数,又面对着密集的铳弹羽箭,还有红营不时的反冲击,巨量的伤亡之下,自然也就一次次被红营击退,不光光是挂车河主战场如此,桐城外围的大关镇、孔城镇、龙眠山、小关隘等地皆是如此,连日攻击之下清军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但却几乎毫无进展。
倒也不能说毫无进展,红营在桐城的守军也就那么点兵,不可能封死每一寸土地,十几万大军总能有一些人马冲过去,杰书手里的马队就有好几支已经冲过桐城防线深入安庆府腹地了,可大队人马,特别是辎重火炮,不可能像那些骑兵一样找条小路就能钻出去,不打开桐城防线,清军主力就没法继续向安庆进发,而光靠骑兵,赢不了任何一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