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这都是些什么牛马圣体?

某位着名的堕落文人戛剑生先生曾经说过:学好不容易,学坏一出溜。

 朱标身为大明的常务副皇帝,因为一直跟在朱重八那个老登,还有李善长和刘伯温这两个老匹夫的身边,所以很快就学坏了。

 来到登州府这小半个月的时间里,哪怕杨少峰每天对朱标言传身教,一时半会儿的也没办法纠正朱标的那些坏毛病。

 比如说,朱标在发现大规模修路将要面临缺钱、缺人、缺物等困难之后,他不仅没有想着去找朱重八那个老登要帮助,反而第一时间把主意打到了杨少峰身上。

 “姐夫。”

 朱标摆出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望着杨少峰说道:“你说那些生员们参加科举是为了什么?不是为了当官吗?”

 “你把宁阳县县学里的那些生员给小弟几个,小弟直接给他们授官,不比他们去参加科举要强得多?”

 其实朱标这话一点儿都没毛病。

 因为参加科举就是为了做官。

 而太子殿下亲自挖人,亲自授官,这不比参加科举要强上一百倍,一千倍?

 杨少峰丝毫不怀疑,如果朱标亲自授官的消息传到国子监,还不知道有多少生员会因此而疯狂。

 毕竟朱标是大明朝的常务副皇帝。

 简在朱标之心,不就等于是简在帝心?

 可惜的是,杨少峰并没有打算让宁阳县的那些学生们现在就出来做官。

 毕竟宁阳县学堂里的那些学生们,年龄最大的周敬心也不过刚满十六岁。

 让一群十几岁的孩子,到朱标手下去做官,这不等于是把孩子们往火坑里推?

 他们能斗得过朝堂上的那些老狐狸?

 还是那句话,学好不容易,学坏一出溜。

 万一有人带他们去体验勾栏听曲呢?

 毕竟本官都没去过。

 他们一群十几岁的孩子能把持住吗?

 暗自琢磨一番后,杨少峰干脆笑着说道:“臣知道殿下很急,但是你先别急。”

 “宁阳县的生员正在济南府参加府试。”

 “只要通过府试,就会到京城的国子监去读书。”

 “顶多再有个两三年的时间,他们就差不多可以完成学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