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风云录:从小兵到帝国谋士晓峰禅月
第739章 大唐初兴(第2页)
赵云飞一笑,随手掏出一枚铜钱:“那我改读话本,今儿听学堂讲的啥?”
那掌柜接了钱,低声道:“今儿那司先生说的是‘中庸之道非苟且偷安,乃世道所趋也’,不过听不懂的多……倒是有几个东宫的年轻人今儿也来听讲,说是太子身边的‘文昭’在推他。”
赵云飞眼皮微挑:“东宫的人?”
“可不是嘛,那司先生,越讲越红火。”
出了药铺,赵云飞慢慢踱步至书院后墙。这堵墙他昨夜已经探查过,一处石缝松动,足够他夜入——但他并不打算今晚动手。
他要当面见一见这位“司马徽”,看看对方打得什么算盘。
翌日清晨,赵云飞穿上崭新的青布直裰,面容清洗干净,束发整齐,一身士人打扮,提着竹卷堂堂正正地踏入听雨书院。
他在人群中稳稳站定,眼神扫过堂上讲席。
讲席上的人约莫四十出头,面白无须,穿一身素净儒袍,眉目间神情温文尔雅,却又隐隐藏着一丝掌控全局的锋利。他站在那里,如同鹤立鸡群——也如一位布置棋局多年的老狐狸。
“今日所讲,乃《中庸》之义。”那人开口,声音平稳,带着磁性,“昔周公制礼,天下归心。而今治道败坏,非因礼崩,而因礼失其本义。”
赵云飞冷冷一笑:果然,拐着弯骂隋炀帝。
但不等他出声,那“司马徽”突然目光扫过台下,在赵云飞身上顿了顿,轻轻一笑,道:“台下这位青衫公子眼神甚锐,敢问可有见教?”
赵云飞心头一凛。这人眼力竟如此之快?
他立即躬身作揖,含笑道:“草民赵子平,素喜钻研古籍,观先生之论,大有深意。只是有一点小疑——既言礼失其本义,又云治道可新,为何不主张弃旧图新?”
此言一出,台下众人哗然。
司马徽微笑不改:“赵公子此言,诚为肺腑。但弃旧图新,岂不正是今日之乱象之源?天下人皆争新,而无一人能定其旧。”
赵云飞淡然反驳:“然则固步自封,便可长治久安?天下变局,非随时势而动,终将沉于故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