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步入六月(第2页)

旱季还好,带油灯的情况下走夜路回家只是多添些风险。

到了雨季,夜间常常下起大暴雨,不能连夜回家,也不能露宿室外,住在营地大屋内又难受得很,着实不方便。

要是山下也有一所房屋,不仅便于修整,他赶海的时候也不必在半夜就从床上爬起来。

及时到达海滩,拣到的死鱼也新鲜,不至于拣海鸟挑剩下的货。

而且总在山腰住,有时候难免觉得看得腻了,换个位置,也换个心情。

正好海滩边的建材已经堆积如山,有些压在底部的木板甚至出现了腐烂的迹象,还是尽早把它们利用起来为好。

最好顺便在海滩旁的建材场中搭建几个避雨棚,给木材一个遮风避雨的小家。

否则别说对不起这些被砍伐的树木,也对不起他为这些木材付出的努力和时间。

……

当然,陈舟如今心目中列在第一位的大事还是捕捉,或者说解救土著。

为此他不仅费大量时间制作枪械、藤甲、盾牌和弓箭。

从5月10日开始,他还制定了训练计划,以磨炼自己的体能,锻炼冷兵器使用技巧。

他将训练场地指定于山东北方向的沙滩上。

那片沙滩正是土著们举办食人盛宴的地方,每天早晚,他都要从沙滩出发,尽全力冲上山峰,抵达山顶。

经过一年多的体力劳动,陈舟的体魄已经十分强健。

他的饮食中,无论是脂肪、还是蛋白质、维生素都很充足,虽然身在17世纪的孤岛,却丝毫没有变得骨瘦如柴的迹象,反而还胖了一些。

往常在平地上跑个十几公里轻轻松松。

但向山上奔跑可比在平地奔跑费劲得多,尤其是接近山顶的那段路,坡度极为陡峭,踩在碎石块上,脚底总打滑。外加奔跑过程中总担心自己从山上滚落,心理压力巨大。

训练前几日,临近最后一段路,陈舟总会下意识地放缓脚步,以近乎攀爬的方式登顶。

他知道自己这种习惯不好,便在日后的训练过程中强迫自己不用手臂抓握凸起的岩石,只靠身体和扎实的双腿保持平衡。

其中有几次他因过于托大,脚下真打了滑,顺着碎石往山下滚去。

好在他特意穿了最厚实的那套藤甲,手上还戴了自己缝制的兔皮手套,训练之前还搬走了山上容易撞到头的石块,滚落过程有惊无险,除了沾了一身尘土外,连皮都没擦破。

……

认真的态度带来的回报也是巨大的。

坚持了半个月时间,期间除了5月23日去沙滩领取第四十次神秘奖励外,陈舟始终没停下登山的步伐。

他对山下沙滩到山顶这一路的地形越来越熟悉,登山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哪怕是陡峭的山顶部分,也无法阻拦他太久。

但考虑到土著都是轻装作战,少了一身盔甲的限制,陈舟还是不敢大意。

正所谓未虑胜,先虑败。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他不能只考虑计划怎样成功,必须要想清楚失败的结果。

到时候打不过,跑肯定要跑得过。

改进的燧发枪毕竟不是全自动步枪,使用过程中发生任何意外都不奇怪。

土著的士气也未必那么低下。

要知道,这群土著可都是有信仰的家伙。

假如他们的祭祀在场,叽里咕噜给他们打打鸡血,讲一讲类似“你们死后能进入英灵殿,灵魂永远不灭,可享幸福天国”的话,说不准他们真能顶着枪火和巨大战损冲上山。

伟大领袖曾经说过——在全体上,在战略上,应当轻视敌人的时候,却绝不可在每一个局部上,在每一个具体问题上,也轻视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