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进入第三年(第2页)
如果火药足够充足的话,陈舟甚至想用火药放几炮,让气氛更热闹些。
但火药对他而言是不可再生资源,平时拿来训练射击都省之又省,奢侈地放炮这种事,他还是舍不得。
待宴会结束,所有人休息到天亮,便迎来了仪式的第二步,也是重头戏——祭祀。
陈舟早就制定了祭拜王灵官的计划,甚至费尽心力搭建好了精致的神庙,如果不祭祀,岂不是白费了一番心血。
与充满喜庆氛围的宴会相比,祭祀的色调无疑是庄重严肃的。
就连土著登岛举办食人盛宴时都要把自己身上涂抹得黑一道白一道,跟斑马一样,还要带上祭司和“神婆”,在这方面,陈舟的面子工程总不能逊色于原始人。
他准备穿上自己最威严的一身衣服——铁浮屠,然后持枪前去祭拜。
祭拜神像时,他会把鸣枪当做一种向上天祷告的礼节。
在威慑土著的同时,也能增加整场祭祀的气势与铁血肃穆的色彩。
祭拜神像的姿势也有讲究,绝不能是向他宣誓忠诚的单膝跪拜礼节,必须得是双膝跪拜,脑袋磕在地上要有声音的那种。
当然,作为“与神最亲近的人”,陈舟自然可以免去这一套礼节。
毕竟王灵官还曾经把自己的底座借给他炒菜来着,关系都好到这份儿上了,再磕头那不就显得生疏了嘛。
……
其实如果按照现代重视祭祀地区的讲究,陈舟这一套祭祀流程可以说是相当简陋了。
不用奉上各种贡品、不忌荤腥、不沐浴不斋戒、不用穿特定款式的衣服、没有音乐也没有舞蹈,甚至连烧香这一步都被省略。
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过节热闹的前提是人多,岛上加在一起就仨人,再怎么折腾也热闹不起来。
以后教会土著说汉语,陈舟打算把祭祀的流程安排全部推到王灵官头上,就说这是神的旨意。
那样以后万一解救驯化更多土著,扩大祭祀的规模,他也好找说辞。
反正王灵官不会说话,真的假的,多道菜少道菜,上不上香开不开枪磕不磕头,不都是他一句话的事。
……
天已黑。
多多鲁和阿豚回到了木屋,点亮油灯,对着墙上用白泥制造的拼音板,出声诵读,学习着汉语拼音的发音。
自从陈舟发现他们只用半天时间就能处理好田地和羊群,便给他们安排了这项新任务。
为了绘制更多教材,陈舟不得不晾晒更多白泥板。
他打算等土著读通顺了,就再加一项“写”的作业,这些白泥板就是为他们写字而准备的。
听说读写,这些全部掌握才能叫学会一门语言。
再者说,他总不能一直把驯化土著,教书育人的事全扛在自己身上,那样以后若是解救的土著多了,他不得忙得团团转。
先培养两个信得过的精英,给予他们必要的地位,并在关键时候给他们武力支持,再让他们慢慢管理其他土著,这样才能解放自己——陈舟是这样想的。
……
尚显稚嫩的诵读声未持续多久,将鱼获都放回小院中的陈舟推门走了进来。
“今晚休息,跟我来。”
丢下一句话,正欲离开房间,陈舟又补充了一句:“别吹灭灯。”
两个土著已与陈舟朝夕共处了将近半个月,日常生活中没少交流,而且陈舟还会刻意增加一些语言的使用频率,以至于土著已经可以听懂部分常用词。
尤其是“来去前后上下”这些用于指挥他们的词汇。
疑惑地看了阿豚一眼,不知道天神为什么让自己和同伴在夜里出门,也不清楚出门前为什么不能吹灭灯,多多鲁乖巧地停止了诵读,拿起搭在床沿的外套,跟着同伴离开了木屋。
……
此夜,不单两名土著居住的木屋点亮了灯,就连相距甚远的庄稼地另一端的木屋也亮了起来,在黑暗中散发着朦胧的黄光。
围墙内部的瞭望塔下尽皆挂着点燃的油灯,宽阔的围墙顶端甚至还架起了几个落地灯,将整片山坡点缀得灯火璀璨。
走在前面的陈舟一言不发,但两名土著都已经从室外的装扮中感受到了不平常的气氛,迈步时不禁有些忐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