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重磅奖励
第159章重磅奖励
烧炭窑竣工之日,已是1662年2月1日。
这座烧炭窑的大小和陈舟姥姥家那座废弃的烧炭窑没法比,但每次也能烧出几百斤甚至接近千斤的木炭,别说供应他练习锻造,就是拿去烧制瓷器都绰绰有余。
当然,瓷器的烧制又要重新搭建一个高炉,用制陶窑肯定是烧制不出合格瓷器的。
锻造所需使用的锻炉同样如此,陈舟甚至还要为锻炉单独开辟一个房间出来,以存放木炭、金属和半成品金属器具。
其实小的器具还好说,制造水车和风车的构件,许多零件都是木材与金属组合而成的“大块头”,屋内空间狭小的话,根本无处摆放。
……
结束一天的工作,陈舟烧了一大罐热水,自己舒舒坦坦地洗了个热水澡。
星期六和星期日就没那么好的待遇了,他们只能在山涧中冲凉,洗完澡后还要负责清洗自己的衣物以及陈舟的脏衣服——
是的,在看到土著比自己想象中更勤劳能干后,陈舟把他的衣服也丢给土著洗了。
他发现大多数时候,土著洗的衣服都比他自己洗的更干净。
……
2月2日又将迎来一次神秘奖励。
化身为土木老哥忙活了整整一个月的陈舟洗完澡后,终于能干干净净地休息一晚,喝杯小酒,吃道好菜,期盼明日的奖励送来点能用得上的好东西。
……
这忙碌的一个月,他不仅完成了烧炭窑的建设,还抽空带领土著去清理了东北边沙滩上焚烧土著的遗迹。
多亏屠杀土著当日他就把大多数尸体拖到一起付之一炬,不然就算那里不引起瘟疫,也会恶臭盈天。
三人齐心协力,没用多久就把所有尸骨的残骸都丢进了大海,并填平了被烧黑的沙坑。
待雨季到来,持续两个月的强降水将会完全抹除这里遭遇过屠杀的痕迹。
除清理屠杀的痕迹外,陈舟还协同两名土著,趁着涨潮把两条独木舟都推进了大海。
长达一个多月的暴晒和食木动物啃食使得两条独木舟都有不同程度的损毁,但还勉强能用。
陈舟把这两条大家伙都转移到了靠近山脚的断崖下,然后在那里挑了个隐蔽的角落,抛下了他自制的船锚,又往独木舟上铺了一层枯枝碎叶用以伪装。
两名土著那时已经掌握了不少词汇。
他们告诉陈舟,如果想更好地保存独木舟,必须要把它拖到岸上,然后用沙子把独木舟埋起来。
或者拖到岸上,再往独木舟下塞几根木头,使它保持悬空。
陈舟知道用沙埋可以锁住木材内的水分,防止其干燥开裂,至于悬空放置则是为了避免船底积水霉变。
他还知道往独木舟上刷一层桐油或者木漆更省事。
问题是这独木舟实在太大了,而且目前状态已经不是很好。
靠他们三个人的力气,若是再加一个滑轮组,其实是能强行把独木舟拖到岸上的。
但拖到岸上后还要定期检查,他认为没这个必要。
如果他想出海,完全可以费一些时间自己造一艘更好更结实的船,有帆有锚的那种,犯不着用土著的船。
更何况他近期根本没有要出海的打算——还有很多事没忙完呢。
陈舟是个喜欢按照计划做事的人,很少会脑子一热就行动,详细的计划能让他感到充实,且有安全感。
……
朝夕共处了一个多月,历经三次神秘奖励,星期六和星期日也摸到了规律。
2月2日,陈舟还没起床,两人就已经洗漱好,迭完被子,一边照料庄稼地一边等待陈舟带他们去海滩了。
二人能对时间如此敏锐,并非他们天赋异禀,而是因为陈舟给他们讲授知识的时候,顺便做了一个日历。
耕种是对时间很敏感的工作。
何时育苗、何时栽培、何时灌溉、何时上肥、何时收获,要懂得这些,对时间没概念可不行。
况且岛上雨季旱季的循环,常见水果的成熟周期,山羊的发情期和孕期,这些都需要通过确切的时间来判断,而不能只依赖“感觉”。
为了让两名土著明白时间的重要性,陈舟不仅在他编撰的教材中反复强调时间概念,还把“节日”也是定期举办这件事讲给了土著。
“盛宴”“祭祀”以及神赐下的“礼物”,这些曾经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事物使他们对时间有了明确的认知。
待陈舟在白泥板上绘制好1662年一整年12个月份的所有天数,并让两人每过一天,就把度过的那天画上圈后,他们终于明白,当这个写满数字的“日历”上满是圆圈时,这一年就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