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初次锻造
“我不知道。”
星期日面带犹豫,按他自己对大部落的了解,接近三十名战士的折损已经是不小的损失。
这种预期之外的损耗显然会对大部落正在扩张的趋势造成影响,甚至有可能打乱他们的部署,使部落在随后的冲突中失利。
正常情况下,大部落的首领几乎不可能再派遣一支远征军过来查探究竟。
但凡事都有例外,星期日并不清楚大部落首领的行事风格,他只知道这个部落只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就发展到了今日的规模,期间吞并了不少小部落,隐隐有一统群岛的迹象。
对于这样一个与大多数部落首领都有区别的人,他没办法给陈舟一个确切的答案。
用贫瘠的词汇储备努力表达着自己的观点,星期日最后给出了他的另一个猜测——
如果登岛参加食人祭祀的战士有一两人幸存,乘坐独木舟逃离大岛,顺利返回群岛的话。
得知大岛上有心存敌意的天神,大部落首领大概率会因畏惧而不敢再度召集人手前来进攻。
他必须得考虑部落战士再次折损产生的后果。
但登岛的所有战士和祭祀全军覆没,这事可就没准儿了。
历年来,每次登岛举办食人盛宴都很顺利,惟独此次无人返回,且祭祀期间没有风暴。
这事发生的太蹊跷,却又未表现出明显的危险。
倘若日后大部落腾出人手,再度登岛并不是没可能的事。
……
陈舟当日只想着斩草除根,一个不留,省得出现不必要的麻烦。
万万没想到,不留个报信儿的还有可能引起更严重的后果。
星期日自幼生长在原始部落中,参与过土著之间的冲突,还在大部落中当过一阵子俘虏,他觉得这个少年的猜测还是颇为可信的。
……
“麻烦虽然麻烦些,但既然人都已经杀光了,这时候再反悔也来不及了。
总不能把这两个好不容易培养成材的帮手送回去,让他们宣传大岛的可怕吧。
再说,从前我只有一个人,几杆改进版燧发枪,就能以一敌十,救下这两名土著。
如今我有三个人,日后还会造出射程更远,射速更快威力更大的枪械,就算那个大部落拿出所有有生力量来进攻,又有什么好畏惧的”
“而且换一个角度想,两个劳动力总归不够,要是能驯化更多土著,就能尝试去做更多事了。
只是我对这两个土著毕竟有救命之恩,且能够威慑住他们。
要是逮住那些大部落的战士,在血仇和信仰的影响下,他们能不能像这两个家伙这么温顺就不好说了……”
陈舟暗自想着,脸上神情没有丝毫变化,仿佛他打探土著部落的消息只是出于兴趣,对那些食人部族别无他意。
尽管表面没有反应,对于有可能登岛的大部落,他还是提高了警惕。
如今正处于雨季,大海喜怒不定,这时候除非大部落的首领脑袋进水,否则是绝不可能派遣土著出海前往大岛的。
待到旱季,天气晴朗,风平浪静时,陈舟打算在接近山顶的位置建造一座瞭望塔和烽火台,让星期六在那附近放羊的时候多加观望。
根据星期六和星期日所述,土著举办食人仪式大多是在接近中午或下午登岛,只要星期六不懈怠,第一时间观察到土著登岛的概率不小。
……
当然,兵来将挡水来土屯,在食人土著们没有登岛之前,陈舟不可能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对他们的提防上——
他有更重要的事做。
……
雨季的到来使烧炭窑被迫停工,但不影响室内工作的推进。
人手充足,陈舟也就有了底气,在拓展锻造室的过程中,他还不时带着两名土著挖掘储藏室。
频繁的降水使庄稼不必灌溉,日益壮大的羊群在星期六长达数月的陪伴下,也变得温顺老实。
这使得二人只需费更少的精力就能处理完他们的每日工作,从而腾出更多时间学习和帮助拓建“神之居所”。
与锻造室的拓展同步进行的还有承重柱的垒砌,天板和地板的铺设,外墙的建设,以及最重要的——锻炉的设计与搭建。
……
陈舟切实见过的事物,大都能凭着记忆和自己掌握的知识,模棱地复原出来。
可这锻炉,确实不在他掌握的知识范围之内。
他唯一有所了解的锻炉只有锻刀大会上的锻炉,但那个节目中的锻炉大多是电热炉,就算是户外手摇煤炭炉,也无需使用风箱,而是使用鼓风机,对他来说并无太多参考价值。
经过思考,陈舟认为,无论是现代燃煤锻炉还是传统锻炉,大体结构应该都差不多。
再怎么也脱离不了“燃烧系统”“加热系统”“排烟系统”这三样核心结构。
现代锻炉顶多再增加一个用于预热空气提升燃烧效率的换热器,或是在炉体保温层中安装一个用于余热回收的水套。
而这三样核心结构,只需设计好布局,确保风室能将风送入燃烧区,促进燃烧效率便已足够。
……
研究了七八天,绘制了一堆设计图,感觉自己的理论无太大纰漏后,陈舟正式动工。
锻造室内开拓出的空间已足够使用。
不过在搭建锻炉之前,他还得烧些耐火砖出来。
室外整天阴雨绵绵,制陶窑无法正常使用,陈舟只能在锻造室内搭建一个临时砖窑,小批量生产他所需的建材。
好在锻造炉的体积不算庞大,需要使用的耐火砖不是很多。
没用半个月,他便准备好了足够使用的白泥砖,随后拆掉临时砖窑,在靠外墙的位置垒砌起锻炉。
……
对于自己不擅长的领域,陈舟向来喜欢选取保守些的设计思路,这个锻炉也不例外。
它的燃烧室与加热室使用的是非常传统简单的上下布局。
风室则与传统锻炉稍有不同——
加热后的空气有利于促进未燃气体充分燃烧,所以现代锻炉通常都有一个用于加热空气的换热器。
陈舟在设计锻炉的时候考虑到了这一点,特意将风室分成了上下两部分,借助燃烧区的余温先行加热空气,随后再把加热后的空气通过炉膛底部送入燃烧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