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开锁谜题(第二更)(第3页)

“太难了!

妈的这是人能想出来的谜题

除非给我一个内窥镜,不然我得试多少次才能找到正确答案”

实践过后,陈舟终于弄明白,配这把钥匙不仅不简单,而且比他想象中还要难上十倍百倍。

就算他大致了解齿形的高低分布,搓削钥匙坯也不是份轻松的活。

……

想完成这份工作,要么找一个从事锁匠行业多年,能够敏锐地感知锁芯内部组件的物理反馈,并依据印痕和阻力,可逆向推导钥匙齿形并手工修正的老师傅帮忙。

要么就得不走寻常路,搞点独到的创意。

老锁匠自然是找不到的,陈舟只能想办法走走捷径。

别说,最近恰好在研究用失蜡法铸造米尼弹,他还真产生了一个大胆的解题思路——

把蜡熔化灌入锁孔中,然后在锁孔蜡坯的根部粘连一个钥匙抓手,最后用耐高温的白泥制造一个模子,将蜡钥匙坯包裹进去,留一个小孔灌入熔化的铅液。

只要成功,就能获得一把非常接近锁内部齿形的铅制钥匙。

随后只需稍加调整,便可解开这道谜题。

……

考虑再三,陈舟觉得他这个大胆的想法可行性极高。

不过在开始尝试之前,他还得先对小方块的材料进行一系列测试,免得浇铸成的铅制钥匙卡在钥匙孔中拿不出来,那这个谜题可能就永远都解不开了。

自5月18日晚产生独特的想法开始,陈舟便不遗余力地测试制造小方块材料的特性。

他发现这种呈淡蓝色的材料有以下几种特点:

一、坚不可摧,它的硬度至少也是金刚石那个级别,且韧性极佳,以陈舟现有的条件,根本不可能通过暴力使它出现损毁。

二、细腻光滑,方块表面像是被超时空切割过,光滑到手指轻擦过去甚至感受不到阻力。

受这一特点影响,陈舟还发现方块不会与任何物质发生粘连,即使往上面涂抹鱼鳔胶也粘不住它。

至于最后一个特点,则是极佳的导热性能和未知的熔点。

如果往钥匙孔内插入一块细铅条,再将这个小方块放入锻炉中高温煅烧。

待到钥匙孔内的细铅条因高温熔化,方块也不会产生半点形变,颜色更是自始至终都保持着淡蓝,在烈焰中颇为醒目。

这三大特点赋予了陈舟足够的信心。

坚不可摧意味着方块不会因为他大胆的尝试而损坏。

光滑且不与其它物质粘连意味着灌入锁孔的铅钥匙坯一定不会彻底锁死在孔道中,大概率能直接拔出。

而最后一点则代表着极高的容错——

就算铅制钥匙坯卡在孔道内,也无需担心,只要把方块锁孔朝下放入坩埚,然后用烈火煅烧,待坩埚内温度达到铅的熔点后,钥匙坯自然会变成铅汁,主动从锁孔内淌出。

这样一来,他就有了无限的试错机会。

……

制定好完整的计划,休息一晚。

在心中反复演练,确认自己的尝试不会产生任何严重后果。

到5月21日,陈舟便正式开始尝试他独辟蹊径的解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