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行刑(第一更)(第3页)

粗糙的麻绳勒住了他的喉咙,身体的求生本能促使维尔纳蹬弹着腿,伸出手去抓脖子上的绞索。

他消瘦的身体仿佛一只脱离水源的鱼,扭动,弯曲,最后无力地伸直,带动绞索在绞刑架的横梁下摇晃。

……

整个行刑过程几乎没有声音。

只有七月温暖的阳光洒在众人身上。

他们保持着沉默,静静注视着悬挂在横梁下的尸体,从它还能活动到逐渐僵硬。

这是一种土著们从未见过的杀人方式。

这方式需要用到一座庞大的建筑,需要用到粗壮的木头、切削好的木板、大量石材。

对土著们来说,这太麻烦了。

明明只需要拿起刀割一下,或是用石头重重砸一下的事,竟然能办的这么复杂。

或许有土著觉得如此杀人复杂,但此时此刻,目睹了行刑全过程的他们,无一人敢质疑下达行刑命令者的权威。

相反,观看过绞刑后,他们反而对统治者的权力有了更深的敬畏。

这份记忆将从今日开始,永远烙印在他们的脑海中。

每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看到天上层迭的云,被笼罩在浅浅的阴影里时,他们或许都会不自觉地回想起绞刑架横梁下那具摇晃的尸体。

这就是陈舟的目的。

……

“酷刑”是古代统治者巩固权力的重要工具。

陈舟之所以大费周章弄个绞刑架出来,并不是为了满足他的恶趣味,或是故意捉弄棕发佬。

此前只管理两个崇拜他的少年,无需使用如此暴力的方式。

如今面对更多,以后人数可能还会上涨的土著,为了向他们展示“统治者的权力不可挑战”,陈舟必须拿出能令人印象深刻的惩罚方式。

相对而言,绞刑还算是种种刑罚中冲击力较小,较为文明的一种。

如果效仿华夏封建社会的十大酷刑,公开执行腰斩、剥皮、凌迟等刑罚,给土著们留下的心理阴影面积还会更大。

不过棕发佬犯的罪顶多只能定为不听命令,冲撞统治者,以及试图逃跑。

这些罪名还不足以令他遭受更大的折磨,否则就显得陈舟的统治过于严苛了。

……

另一方面,尽管此时陈舟手中已经直接或间接地挂上了近三十条人命,对于21世纪关于生命的教育也看得淡了不少。

但他终究还是来自现代的人。

用绞刑剥夺一条人的性命对他心灵造成的冲击微乎其微。

可若是凌迟或是腰斩这种血腥程度拉满的场面,陈舟估计自己真不一定承受得住。

刚成为一名“统治者”没多久,别看他能对星期六和星期日提出建议,真落在自己身上,其实他也有些迷茫——

如何获得土著们的忠诚如何训练他们如何让他们死心塌地为自己卖命

以后手下有更多人时,又该怎样管理

怎么平衡各个“小领导”的权力,避免内耗,齐心协力对抗外部威胁。

怎么让这些心存敬畏,把自己当神明的家伙如实地阐述想法,不抱有盲目的自信,为“岛屿新势力”未来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需要他慢慢学习,逐步思考的东西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