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人情世故(第3页)
整日待在锻造室内,到3月10日,陈舟终于将“脚踏搅拌机”组装完成。
这个用木材、金属和陶器制成的机器依然使用人力工作,但它可以通过手摇或者脚踏两种方式获取动力。
而且搅拌机内的搅拌棒远比勺子大得多,分成三个叶片,大大增加了其与浆的接触面积。
土著们在将浆熬到火候后,便可立即把浆舀进搅拌机内。
手还有劲儿的时候,他们可以用手摇搅拌,待手臂没力气了,再用脚蹬——
腿部的耐力远比手臂持久,既可以继续工作,又能给手臂足够的休息时间。
这样往常两名土著交替搅拌才能完成的工作量,一个人就能解决,腾出来的那个人就可以去干其他事了。
……
距离雨季结束还有一个多月,陈舟只想尽快将院内堆积的甘蔗全部变成红。
在制造脚踏搅拌机,解决了人力不足的问题后,他又增设了两个炉灶,专门用于熬。
如此一来,制工作效率提高了足足一倍有余。
随着时间的推移,院内甘蔗堆的体积逐渐减小,预计在3月30日之前,就能尽数处理完。
……
制造完搅拌机,陈舟歇了两天。
歇息时恰好赶上一个小雨天,适合出门,他便带着来福往建厂地跑了一趟。
事实证明雨季前搭建的防水设施非常有效,当陈舟撬开木板、白泥和树枝构成的封闭层查看基槽内时,发现基槽内除了比旱季潮湿外并无其他异常,既没有进水也没有垮塌。
如果硬说基槽内有什么变化,可能就是其中增多的昆虫吧——
这种阴暗潮湿,温暖且不受雨水影响的地方恰是适宜昆虫繁衍的优良环境,尤其是一种类似蜈蚣的昆虫,灯光往下一照,在基槽最底部密密麻麻铺了一大片,看得人头皮发麻。
暗自盘算着旱季开工前一定要好好清理整治这群不识相的虫子,陈舟重新封好白泥,离开了建厂地。
……
回到窑洞,无所事事的陈舟心血来潮,去了一趟星期六和星期日的小木屋。
自工厂开工后,他已经接近半年未来到这个亲手建造的小房子了。
推开屋门后,陈舟正看见星期六端坐在桌前翻阅他编撰的教材。
而这个空间狭小的小房子,已与他印象中截然不同。
为了更充分地利用房间内的每一寸空间,屋内从上到下,到处都钉上了橱柜和木架,仅有几小处露出墙面。
在那少数露出木质墙壁的地方,都挂着星期六的得意之作。
由于画作太多,它们在装上边框后,都被串在了一根钉在墙上的木棍上,不挨个取下只能看到排在最前面的那副。
陈舟还以为近几个月工作繁忙,星期六早已没有时间继续绘画了,没想到他在百忙之中还能腾出时间练习。
同是热爱绘画的人,陈舟很认可星期六这种态度。
稍稍侧起身子,一边往屋内走一边示意星期六坐下。
还没等陈舟走到墙上的画作处,他便被身旁木架上的木雕吸引了目光。
那是个用菠萝树木雕刻的公牛。
整个木雕不大,用一只手即可将其完全包裹,但细节却丝毫不少。
公牛正在低头吃草,其牛角的形状,身上隐隐显露的肌肉,高耸的前肩还有甩动的尾巴,四只蹄子的姿态都栩栩如生地展示了出来。
虽然这个木雕未经细致抛光,也没有毛发方面的刻画,显得有些粗糙。
但对没细致学过雕刻的土著来说,能做到这样已经是难得的天才了。
“啧啧”
把玩着小巧的公牛,观察着木材上的刀痕,陈舟忍不住询问星期六。
“这是你雕的”
星期六见“天神”走向他的画作,既紧张又期待,尤其期待“天神”对他那幅“雨中耕作图”的评价。
没想到“天神”还没看到他的画,就被斑马送给星期日的木雕给勾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