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储能电池
天光洒下来,使得沙滩表面浮水金灿灿的,仿佛一条璀璨的道路。
刚拆到一半的木石墙被搁置在一旁,土著们两两成双,举着宽木板,为塑料箱打掩护。
陈舟将阻碍视线的草帽摘下,挂在脖颈上,微微弯着腰,监督土著搬运珍贵的储能电池,时不时命令土著停下,然后用外套擦去落在塑料箱上的水滴。
对待这四块储能电池,陈舟觉得再慎重都是应该的,就算储能电池都做了防水处理,仅有万分之一的可能会因进水损坏,他也不敢赌。
光伏板、储能电池,这两样东西实在太过重要。
有了稳定的电力来源,不光是从前送来的电器,就连日后送抵的奖励,也能发挥作用,而不是被当做废品丢在储藏室内了。
一旦日后送来数控机床,或是3d打印机,手电钻一类的工具,他就可以将那些大马士革钢坯切割成有用的金属零件。
若送来显示器、电脑主机、游戏机或是手机一类的电子产品,也能应用上。
甚至在驯化土著,建立威信方面,电力的作用也远大于机械。
毕竟机械是肉眼看得见的东西,就算土著看不懂,17世纪的欧洲人和文明发达地区的人也能研究明白。
尤其是英国。
如果陈舟没记错的话,此时的英国正处于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再过二十多年,新贵族阶级就将推翻封建统治,确立议会君主立宪制。
制度的改变将大大解放生产力,手工业、技术科学和数学都将急速发展。
他制造的水车、改进的第一版火枪,若是放到这个时代的工匠手中让他们拆解,用不了多久就能复刻出一模一样的版本。
17世纪的钟表匠已经能够制造极其复杂的大型机械钟和簧轮枪,陈舟改进的燧发枪在机械结构上并没有什么他们难以理解的地方,且此时代的材料也能达标。
至于陈氏1662步枪,就非17世纪钟表匠能仿制的了。
现代的军工级带膛线无缝钢管,无论是材料冷锻技术,都不是17世纪科技水平所能达到的。
而电力和电子设备。
由于太过先进,对于此时代的土著和工匠来说,它们都是“神迹”一般的存在。
工匠可以弄明白一盏华丽的灯笼是怎样发光的,但他们绝想不通,强光手电如何发射出堪比太阳的耀眼光芒。
若拆开电子设备,看到其中微小到要用放大镜才能看清的小零件,以及肉眼根本观察不到的电路和纳米级精度的芯片,就算告诉他们,正是这些东西使电子设备正常运行,他们也会认为这是不属于凡间的物件。
陈氏1662步枪可能都不足以令17世纪傲慢的欧洲人敬畏陈舟。
但电子设备大概率会产生这种效果——
当一个人稍微领先另一个人时,会引起羡慕,嫉妒或是仇恨。
若一个人远远领先另一个人,二者之间的差距宛如天穹与深渊,就不会再产生嫉妒或仇恨了,只剩崇拜。
……
四块储能电池缓慢且稳重地被放到了板车上。
有土著推车,有土著仍然架设宽木板,跟随陈舟的步伐缓慢前进。
不时观察塑料箱有没有进水,陈舟暗自想着,再造板车,应该造一辆带车棚的,专门用来运输怕水怕潮的奖励。
……
多人配合遮雨的队伍速度本就快不起来,进入森林后又慢了一挡。
来福在队伍最前面带路。
它原本急躁的性子已经收敛很多,行走奔跑时远不像前两年那样迅捷了,却也比这队伍快得多。
从奔跑变成小跑,又从小跑变成缓慢步行,即使是这样,来福仍然不知不觉就与运输储能电池的队伍拉开近十米的距离。
这蜗牛爬一般的速度搞得来福满脸不耐,只能在与队伍相距太远时停下来等陈舟一会儿,或是更干脆些,折返回去重新走一次。
……
速度如此缓慢,别说来福难受,就连亲自押运的陈舟心里都急得不行。
原以为就要这样一步一挪地慢慢回到窑洞,所幸天公作美,早就有停歇之意的小雨终于彻底偃旗息鼓。
阳光从高空直射下来,穿过悬挂在蛛网上的,坠在叶尖的水滴,制造了一颗颗五彩斑斓的珠子,照亮了土著们与陈舟的脸庞。
世界明快了,人的心情自然也好上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