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公岁月神偷

第12章 开局(2)(第3页)

 

“卑职没不育呀!卑职有儿子有闺女....”

 

“你这混人!”

 

李景隆骂道,“本公是说,你这些年委屈了。按照你的功劳,外放中原江南富庶之地,早就家财万贯了,可却还窝在边塞这苦寒之地!”

 

杨胜一摊手,“那也没招呀!上峰叫卑职在哪,卑职就得在哪...”

 

“你这厮!”

 

李景隆气得眼角直跳,“滚出去,领新衣服去!”

 

“喏...”

 

眼看杨胜乐颠颠的去了,李景隆嘴角无声一动,又是一笑。

 

这样的军汉好!

 

这样的军汉没心机,用起来顺手,而且从来都只是听,从不会问,更不会权衡得失。

 

“山丹卫的兵还是太少了!”

 

李景隆心中暗道,“再拨五千过来!”

 

此地周围几十万亩的草场,水草丰茂,且土地肥沃,堪称是塞外江南。

 

在此设置马场养马,屯田。

 

不出三年,最起码周围几万大军完全可以自给自足。

 

另外通过养马牧马,就是天生的训练骑兵之道。而且周边还有番人部族,可收拢番人从军。

 

甚至,通商之后,必然会有蒙古人前来内附。

 

“专权拍卖又要到期了!”

 

李景隆的手指,敲打着窗棂,心中暗道,“甘肃的专卖权,必须拿在手里!”

 

想着,他坐回桌子后头,铺开笔墨。

 

“微臣李景隆伏乞奏..”

 

“臣于本月初三开始巡视甘肃镇下辖十一卫...”

 

“国朝养兵,屯田为先!”

 

“然臣以为,欲兴屯田,必开水利,欲为斯民筹干旱之虞,亦必开水利!”

 

“有水,则屯田大兴!”

 

“无水,则卫所清苦。”

 

“肃镇汉唐旧地,前朝旧渠不尽其数。”

 

“据臣查明,仅甘州之地,若水利得当,开设新渠,疏通旧渠,可灌溉屯田一万顷.....”

 

“有万顷良田在手,朝廷自无西北军饷之忧!亦日朝廷册封藩王就藩,堪比塞外江南。”

 

“然....甘肃地广,却无郡县!”

 

“臣....”

 

写到此处,李景隆沉吟片刻,毅然写道,“臣请于甘肃设置郡县,派遣县官郡守,重行汉之河西四郡之政。”

 

“同时迁移人口,募民屯田。”

 

“朝廷以永不加征为令,自可安定民心。”

 

写到最后,李景隆再次呻吟,“军户粗鄙无知,只逞一时之勇,非百战雄狮!且汉胡交汇之处,民风不通教化!”

 

“臣请以罪官,抑或罪官子弟,充斥边疆。”

 

“开设军户官学,使其读书明礼,宣扬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