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公岁月神偷

第二十二章 水(2)

 “商船从水上来!” 

 范从文指着江面上的货船,笑道,“查验缴税之后,本该快速的卸货,而后驶离!可是这些船,为何都堵着呢?你看,那边那些人面红耳赤的在那争辩什么呢?” 

 “哪些人?” 

 冯文远看过去,而后开口道,“因为货没地方放,所以商人们只能租借本地百姓的宅子用来存放。”说着,他感叹道,“要说水门关附近这些有宅子的百姓,那可真是吃喝不愁!商人们存放货物,他们是漫天要价!” 

 “其实这些本地人还好,就怕那些在其中吃了房东又吃租客的牙人,就靠着一张嘴” 

 说着,他似乎明白过来,错愕的看向李景隆,“您的意思是?” 

 “那些地方,看着有十来亩地大小!” 

 李景隆指着水门关外那片窝棚还有大片大片的荒滩,“把人都清走,盖上仓库,租给商人们存放货物!咱们按月收取租金。” 

 “这” 

 冯文远又是错愕,“合规矩吗?” 

 “公爷的话就是规矩!” 

 范从文在旁笑道,“那片地方都盖上仓库,一年下来光是租金就有个十来万两”说着,笑笑,“所谓师出有名,干脆就叫塌房税!” 

 ~~ 

 塌房税,其实历史上是老朱同志所创办的。 

 不想此事阴差阳错之下,被李景隆给提出来,被范从文给落实了。 

 不单是塌房税,还有另外一种房税,就是官房。 

 这也是京城最为主要的财源之一,京师之中有大量的人口。这些人口包括手工业者,劳动力者,商贩等等还有在京的大量的官员。 

 而在古代社会,有着明显的身份等级,老百姓住什么样的房子,官员住什么样的房子都是有规定的。 

 更不是说你随便找块地,就能盖房子的。房子,也不是你有地皮就随便建的。 

 甚至身份一直约束着,购买者能购买房屋的大小。 

 封建社会,土地远比现代社会管理的更加严格。 

 所以朝廷在京师之中大量的修建房屋,用来出租。 

 最大的房东,就是皇帝。 

 其实只有置身于这个时代,才会明白这个时代的经济特性。 

 那就是无处不在的垄断专权经济。 

 城池的一切配套都是为了皇家和统治阶层所设置。而所有的财富,最终也只有一个流向,那就是国库。 

 这就是家天下! 

 “那” 

 冯文远想了半天,看向远处那片低矮的窝棚,“拆了的话,原先那的人怎么办?” 

 李景隆一笑,没有说话。 

 范从文开口,“那是应天府的事,不是咱们的事!” 

 占据水门关外这些荒地的人,在理论上,不属于民。 

 因为他们的户籍不在应天府,他们是周围地区过来讨生活的人。他们在身份上,跟那些把房在出租给商人存放货物的本地人,有着天差地别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