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了然李一振

第30章 紧急军报(第2页)

 侍卫在门外答道:“是校尉夏侯献和陈泰。”

 曹睿回复道:“叫他们俩也过来,到朕的书房。”

 侍卫小跑着离去后,曹睿慢慢走到床榻边,半坐着倚在被子上,闭眼思考了起来。

 军报的内容很简单直接。

 身为后将军、新野侯的文聘,从江夏向洛阳发来急报,称有大批吴军过江,文聘已派兵遣将准备防守。

 就这么一件事。

 孙权过江?曹睿记得,在原本的时间线上,孙权并没有收获什么战绩,反倒被文聘击退了。而且曹睿还派遣司马懿督众军应对,司马懿还打崩了诸葛瑾。

 但此时的曹睿,已经不敢完全的依赖自己脑中的记忆了。

 原因也很简单。曹睿脑中的记忆,大多是一些战略性的东西居多。

 比如诸葛亮屡次北伐中原,比如曹休和曹真会先后凋零,比如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独掌大权……

 这些他都记得。所以面对四名辅臣们,面对曹休、曹真、司马懿、陈群,曹睿一点都不虚。这些人最终结局他都知晓,没什么值得担心的。

 反倒是不存在于曹睿记忆里的人物,更值得曹睿注意和警惕。

 比如曹睿之前带着黄权和钟毓去武卫营,结果发现陈群竟然掌了整个禁卫军的兵权。

 虽然身为文臣录尚书事、也作为镇军大将军的陈群,并不去主动指挥禁卫军,但名义上陈群就是所有禁卫军的领导。

 这件事就很让曹睿感到惊悚。

 再比如半月前,曹睿前往尚书台,遭遇陈矫拦路。曹睿也是后来才知道,司马孚策划的驳斥事件,还有陈矫的份。

 这就造成了曹睿现在对那些官职不是最顶级、但职权还很重要的人,开始不断的研究。

 曹睿最近的挑灯夜读,多半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曹睿想着想着,外面传来匆匆的脚步声。

 卫臻到了,今夜值夜的校尉夏侯献、陈泰两人也到了。

 曹睿披上帛袍,穿上鞋后缓缓起身。内侍早已将书房的烛火点亮,曹睿坐在了桌案后,招呼外面候着的几个人进来。

 卫臻简单的拱手行礼,而夏侯献和陈泰则是跪地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