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了然李一振

第104章 筛选将领


 不适?赔罪?

 欺我眼瞎吗?分明就是推辞!真是小视于我东海王氏!

 司马懿是辅臣,王肃也是近臣、还是司徒之子。谁又比谁真矮上一截?

 王肃直直的看了司马懿一眼,面无表情的拱了拱手说道:“司空请便吧。”

 接着转身就走,没有半点停留。

 司马懿站在原地,解释也不是、不解释也不是,只好轻轻跺了下右脚,一声叹息。

 抬腿走了几步,司马懿欲要转身再向身后的书房看上几眼,却硬是忍住了没有转身。就好似身后那间屋子里,真有一双眼睛能够隔着房门看出来一般。

 长长吸了一口气,又用几瞬平复了一下心境,司马懿的神情似乎又镇定了一些,又迈开步子向西阁走去了。

 若是当日自己也与高柔一并进言、或者再多想些办法、将孙资和校事的弊端说的更夸张些,将校事一并除掉该多好!

 何至今日?徒惹祸端。

 不是校事,还能有谁?

 西阁中,曹真、董昭、卫臻三人早已坐好开始讨论起来了。

 “仲达,快入座吧,就等你了。”曹真笑着招呼道。

 “诸位久等了,方才有些琐事。”司马懿拱了拱手,随即坐下。

 曹真紧接着问道:“仲达,既然是从荆州和扬州两地调兵,你觉得荆州能挤出多少兵来?”

 荆州?方才陛下问从长安多久能到襄阳,定然也是考虑后才定的。

 司马懿不假思索的说道:“江夏文聘处屯兵一万五千,剩余的两万五千都是陈骠骑所领。不如先去信襄阳问一问?”

 “是要问一问,可我们也要先拿个大略意见来。我的想法是,让荆州凑个八千左右,让大司马那边再凑个一万两千。”

 “外军之中,豫州的一万不动,兖州、青州的一万也不动。就从大司马附近的扬州抽算了,与荆州一样也是五分之一。”

 外军员额一共十五万,曹休当时所统的八万外军,实际上是将扬州、豫州、兖州、青州、徐州凑起来的总数。

 抽陈群和曹休的兵力,与自己何干?我手下又没有半个兵!

 司马懿点头应道:“大将军调度妥当,我没意见。”

 曹真又看向另外两人:“董公和公振呢?”

 “附议。”

 “在下附议。”

 见两人也是一般说辞,曹真笑着说道:“那我就这般给大司马和陈骠骑去信了。”

 “那长安这两万人统兵人选,你们可有想法?”

 曹真看了司马懿一眼,又紧接着看向了董昭和卫臻。

 只能说,曹真毕竟是都督中外诸军事的大将军。

 虽说皇帝让四人共同议论,但只要曹真提出合理的建议,其他三人又如何能拒绝呢?

 这下曹真从董昭开始问起了:“董公可有人选?”

 董昭依旧是一脸严肃的缓慢摇头:“大将军不让老夫去就行。”

 曹真哈哈一笑,接着又看向卫臻:“公振觉得呢?”

 卫臻答道:“军事上的事情在下不懂,不过既然是分统两地之兵,似乎选一稳妥之将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