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了然李一振

第36章 汉吴联盟(第2页)

 一则练兵,二则调度魏军。

 虽然达到了预定目的,可诸葛亮面上却不见什么喜色,淡定说道:“巨达、文伟,你们二人就不要说什么恭喜的话了。”

 “汉中本是国家之地,如今被魏贼占据一年多未能夺回,本相虽练兵有成,又何敢言喜呢?”

 魏延点头,在一旁说道:“丞相明鉴。”

 “大军主力屯于白水,距离阳安关路途并不遥远。即使出兵到阳平关,沿途也有道路水运可为倚靠。”

 “而魏军自陈仓、武都远道而来,奔波耗费之下,断然没有胜过王师的道理。”

 “王师可以反复出兵,而魏贼调度路远,长此以往必然疲惫懈怠。”

 “或东或西,朝廷定有可夺之地。”

 诸葛亮点头:“文长所言在理。”

 “若如这两次出兵一般,魏国河南兵士必不来援,从而方便朝廷攻取。若是吴国孙权也能同时出兵襄助,求胜之机也就能更大些。”

 “蒋公琰在年底从白水南下,先回成都,而后再向东入吴国至武昌去见孙权,想来此时也应该到了。”

 杨仪在一旁拱手说道:“禀丞相,属下还是认为孙权首鼠两端,不可作为出兵倚仗。”

 “前年汉魏大战之时,孙权就在荆州坐观成败,毫无动弹之意。而且听回返的使臣说,孙权之女孙鲁班还为那小曹贼生了一子。”

 说着说着,杨仪摇头叹道:“眼下两国虽为盟友,可属下依旧担心孙权的立场。”

 费祎也拱手进言道:“禀丞相,在此前蒋公琰南下时,相府决议是让蒋公琰劝说孙权攻淮南为佳、荆州为次。”

 “从大汉的角度来看,孙权向淮南进兵,大汉向沓中进兵,一为最东、一为最西,可以相得益彰,使魏国中军疲于调度。”

 “可孙权尚且在荆州取过襄阳,但他在合肥哪次不是徒劳无功?哪里能说动孙权攻淮南呢?”

 诸葛亮扫视一圈堂内众人,轻轻叹道:“事到如今,有一事本相要与诸位分说。”

 “去年秋季,本相回返成都之时,曾与陛下深谈汉吴联盟之事。如今魏国势大,两国若再不能摒弃前嫌合力抗北,恐怕形势将难以为继。”

 “陛下亦有感于局势。本相与陛下商定,若孙权畏惧魏国、或因其女的姻亲等等,迟迟不愿出兵,则可以允许蒋公琰给孙权提出一个无法拒绝的条件。”

 “什么条件?”杨仪性子最急,脱口而出问道。

 诸葛亮缓缓说道:“大汉可以支持孙权称帝。”

 一时间,堂中众人尽皆无言,而且众人面目之上尽皆露出愤恨之色。

 其中性格最为激烈的当属魏延、杨仪二人。

 魏延原地站立握紧双拳,一双虎目盯向地面,其间愤恨仿佛要将孙权生撕了一般。

 而杨仪也皱紧眉头,两颊的肌肉咬的紧紧的,努力克制住闭口不言。

 这些属下的各色神态,都被诸葛亮看在了眼里。诸葛亮本人虽然云淡风轻,可他脑海里却也喟叹了起来。

 魏国乃是大汉之敌,战场上搏命厮杀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