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了然李一振

第62章 临危思变(第2页)

 卑衍、杨祚两名将军齐齐应声。

 卑衍率先说道:“禀主公,臣承主公大恩、简拔于微末之中,愿去辽隧领兵以报主公大恩!”

 杨祚也是差不多的说法:“臣也愿往辽隧!我等边郡之人久被天下轻视,如今主公有骑兵一万、步卒四万,足以击破魏军、从容割据辽东!”

 “臣看此战之后,主公可以晋位称王了!”

 不知是呛到、还是被杨祚的大言所惊,公孙渊连忙摆了摆手,轻咳了几声说道:“你二人都是我心腹之将,我还要用你二人之力来约束军队,哪里能让你们外出领军呢?”

 卑衍、杨祚二人对视了一眼,同时面露不解之意。

 长史郭昕拱手问道:“主公不愿让卑、杨二将军去,那我辽东统兵之才,唯有公孙老将军一人了。”

 公孙渊长叹了一声:“族叔年近六旬,曾为我公孙氏击破高句丽、降服百济,没有比他更合适的领兵之人了。”

 “辽隧城已有五千步卒,我再下令将北丰、平郭、安市、新昌的五千步卒悉数调到辽隧。并且再从襄平增兵给他!”

 说罢,公孙渊霍然起身,对着郭昕、柳浦二人说道:“元康、伯明,你二人随我同去族叔府中,一同请族叔领兵前往。”

 郭昕、柳浦起身拱手应下。

 公孙氏能在辽东据守三代,宗族之中还是有几分底蕴的。方才公孙渊口中的‘族叔’公孙延,年已六旬,就是曾协助公孙度、公孙康父子屡次征讨高句丽、百济等国的将领。

 公孙延作为辽东公孙氏的远支族人,对主家家主的传承本就没有多少兴趣。

 不仅公孙延,辽东众人的看法也都相似。公孙渊是公孙康嫡子、公孙度嫡孙,又不是什么旁支别处蹦出来的野人,左右都是他们自家的事,支持谁不是支持?

 公孙延被公孙渊亲自一请,躬身行礼言辞谦卑,又有临危受难、力挽狂澜的文化光环,公孙延完全没有拒绝。

 只用了半个时辰安排家事,就欣然领着几名家臣出了襄平城,朝着一百五十里外的辽隧城出发。

 等公孙渊带着郭昕、柳浦二人回到太守府中,却又将卑衍、杨祚二将招了过来。

 “主公可有何安排?是否要下令对辽隧增兵之事?”郭昕一边随着公孙渊走入府中,一边问道。

 郭昕如此发问也是常理,毕竟身为车骑将军长史,辽东政事、军事历来都是由他协理的。

 公孙渊快步扯下外袍,箕坐在席上,的语气明显急促了起来:“元康,若明日出兵,襄平城内外有多少兵可用?”

 郭昕沉吟几瞬,认真答道:“主公自太和二年起又征兵两万,如今辽东四郡总兵力已达五万。一万骑、四万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