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了然李一振

第97章 以身作则(第3页)

 曹睿微微摇头:“朕用你在右北平,就是要看护住卢龙塞和傍海道。其余琐事,卿听枢密院指挥就可,朕不多说了。”

 “遵旨,谢陛下!”段昭躬身一礼,与田豫二人齐齐小步退出堂中。

 刘晔紧随其后走了进来。

 曹睿瞥了刘晔一眼:“即将远行,刘卿怎么不回去收拾一下?”

 刘晔拱手:“些许琐事自有僚属收拾,臣来见陛下,是心中有一疑惑,请陛下给臣解惑的。”

 “坐吧。”曹睿轻叹一声,指了指离自己最近的一处:“刘卿有何事问朕?”

 刘晔直截了当的问道:“臣只是不知,陛下在心中是怎么看当今吴蜀两国的?臣久在幽州,这些事情也与陛下交流得少。”

 曹睿历来倚重刘晔,看重的就是他多谋善断的敏锐感。

 若是旁人来问,曹睿只会将其轰出去,免得打断了自己的休息。可刘晔来问,曹睿还是想与其交流一下,从另一个角度回顾一下自己的判断。

 心中诸多忧虑,也确实需要这么一个多智之人交流一二。

 曹睿道:“朕先问你。黄初四年水灾之后,各地屯田都是如何收拾的?”

 竟然先问屯田?刘晔有些意外,还是答道:“黄初四年的大水,朝廷并无办法应对,只得待大水退去再重整,且从相邻各郡调粮赈灾。”

 “好在屯田民皆有组织管束,总不至于如前汉时期一般,遇到些许天灾就成了流民。”

 “那就是没办法了?”曹睿问道。

 刘晔摇头:“遇到黄初四年一样大水并无他法,寻常洪涝还是可以治理的。”

 “朕知道了。”曹睿紧接着说道:“刘卿不是问朕怎么看吴蜀两国的吗?朕实话与你说,朕以为吴蜀当下应该已经又联盟起来了、图谋侵攻大魏了。”

 刘晔拱手:“何以见得?”

 曹睿耐心解释道:“吴国孙权,蜀国诸葛亮,此二人行事只求功利,些许虚名和仇恨并不放在眼中。太和元年孙权大败,太和二年诸葛亮大败,太和三年诸葛亮侵攻两次,若这般推论,今年诸葛亮应该还是要进攻大魏的。”

 “眼下已经八月,今年留给诸葛亮的时间不多了。而且孙权又数月未给朕来信,朕当他又翻脸了有何不可?”

 刘晔微微点头:“诸葛亮臣且不论,就孙权来说,此人素来弱势时请降请罪,稍有恢复便继续攻侵,若大魏真有灾情,臣以为孙权做得出趁火打劫之事。”

 曹睿轻叹一声:“是啊,朕知道,刘卿也知道。大魏和吴蜀打了这么多年,彼此到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倒也能猜度到六、七分了。”

 “若吴蜀单独进犯,朕并不惧他,甚至朕不调中军就行。可眼下关西乏粮,中原又说不定会造成水灾,倘若吴蜀两路进兵,朕也就不得不认真对待了。”

 “刘卿以为吴蜀若攻,会攻哪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