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筑垒敌前
“朕懂你的心思,只不过这两年确实是忙了些。”曹睿低声说道:“征蜀用了半年多,今年去河北、攻辽东,也用了八、九个月。朕将你带到许昌,又将你留在此处,这确是朕的不对了。”
曹睿话语中退了一步,郭瑶也懂事的没有多说,唯恐惹得他生厌,一对桃花眼似会说话般,与身旁夫君的眸子对视:
“妾不是在怪陛下,只是,陛下后宫之人不知凡几,妾却只有陛下一个夫君,哪里舍得与陛下分开呢?”
曹睿笑道:“好,那就不分开。朕在许昌照应着你,若再回洛阳,也将你带上可好?”
郭瑶连连点头,又与曹睿说了许多体己话,久别重逢,话也说不完似得。
“好了。”曹睿饮了一勺羹汤,将口中饭食送进去后,放下象牙箸站起身来:“朕用好晚膳了,现要去书房一趟,瑶儿自己缓些用吧。”
“陛下怎么这就走了?”郭瑶面带惊讶的同样起身:“晚上可还来找妾?”
曹睿轻笑一声,理了理衣领后朝外走去,微微侧脸向后,边走边说:“朕要与司空和枢密议事,不知何时能回,你若等的急了,自去睡下便是。”
郭瑶小步上前,走了两瞬便不敢再追,看着皇帝大步离去的背影,口中小声嘀咕着:“妾都等了大半年了,不过几个时辰,如何就等不得了?陛下今年少了妾的,今夜妾都要讨回来!”
……
在朝中任官是一项极难的事情。才智、品行、能力这些素养不用说,仪态、风度也都是高官的重要能力,身体也要一等一的好。
董昭今年七旬有五,尚能连日在西阁处理朝政。而对司马懿、刘晔这种掌握着实权的重臣来说,在工作上连轴转、长途跋涉、骑马奔波,乃是一种基本操作,在宫中快速用膳也是其中的一种。
司马懿从襄平急返洛阳,刘晔率军出卢龙塞长途奔袭高句丽郡,都是典型的事例。能在建安年间和汉朝末年的大浪淘沙中崛起之人,都非易于之辈。
等曹睿优哉游哉的行到书房门前之时,二人早就在这里候着了。
“随朕来吧。”
曹睿没有多说什么,看了二人一眼,率先跨过门槛入内。二人随即跟上,入内坐定后,司马懿率先出声:
“启禀陛下,臣昨日与刘、王二位枢密,以及武、傅二位尚书共议,此番扬州出兵筑城、筑垒敌前的方略,已经列了上、中、下三策。”
“又是三策?”曹睿刚与郭瑶共用了晚膳,心情大好,笑着开口调侃道:“司空是不是上策过于难为、下策过于蠢笨,摆着让朕来取中策呢?”
司马懿感受到了皇帝言语间的情绪,也笑着拱手回应道:“禀陛下,三条计策有些不同,却也不是全然互斥的。陛下可以三中取一、也可以从三者中各择一些来选。”
“正是这般,臣等汇报给陛下后,这件事还是要扬州的陈司徒再从中选择的。”此事本出于刘晔的提议,刘晔也在一旁补充道。
“好,那就说吧,朕听着。”
曹睿倚在了躺椅之上,身子放松下去,脑中却已经出现了从寿春到濡须的舆图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