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了然李一振

第27章 人之常情(第2页)

 徐庶略略耸肩:“牵兄,你我这里无法,但不代表大魏也无法驱逐孙权。我已给陛下传讯,请陛下令扬州陈司徒处进攻吴国,迫使孙权回军。”

 “哎,那也只得这般了。”牵招道:“不论如何,樊城之围总是要解的。元直可有良策?”

 徐庶捋须道:“吴兵围城之军,以我估计约有三万之数。加上左近吴军,堪战的或许更多、能到四、五万之数。你我二人若要解围樊城,除了正面接战再无他法。若我只领着新野的八千州郡兵和江夏的外军万人,此事是断不能为的。不过牵兄带着武卫营来此,我便可以放手一试了。”

 “四、五万吗?”牵招沉默了几瞬:“吴军不善陆战,你我近三万之兵,若只是驱逐吴军,或许能为。具体要如何去做,还是要在阵上见真章的。”

 “对了,元直先前是从邺城直接来荆州的吧?武卫将军如何了?”

 徐庶答道:“许将军自从致仕之后,今年春日从洛中来到邺下居住,含饴弄孙倒也无忧,不过身子却是日渐差了。我在邺城见到过他一面,许将军……给我的感觉,或许就在这一二年间了。”

 牵招长叹一声:“莫说许将军渐衰,元直,你且看看我的面孔。头发渐白,肤容已驰,就连牙齿也开始松动了。打完这一仗,恐怕我也要步许将军的后尘,向陛下和朝廷请辞了。”

 “生老病死,人之常情,应时而动,又何苦伤感?”徐庶的神情却比牵招轻松了许多:“且尽力而为就是了。”

 牵招笑了一声,不再纠结这个话题,转而问道:“我既已至邓县,依照朝廷诏书,当遵元直的调派。何时出兵?”

 徐庶道:“那就歇息一晚,明日再出兵破围吧。十一年前,徐公明在此击破关羽重围、长驱直入,明日我同牵兄一起建功!”

 牵招捋须应了一声:“正是此理。”

 …



 太和四年的九月下旬,战争的大幕正在大魏与东吴、蜀汉双方绵延数千里的边境线上拉开。

 地理最中的襄樊之地,樊城、襄阳两座城池被吴国所围。卫臻到达陈仓,与曹真一同筹划进兵与粮草之事。而从许昌派出的使者,也抵达了位于淮水南侧的重镇寿春,见到了监扬州诸军事的陈群陈长文。

 司徒府中,一名三旬左右的年轻使者,将手中的文书双手呈向坐在堂内正中的陈群:“陛下有言,请司徒接了书信后,一个时辰内将所选军略答复使者。”

 方才从使者口中说出的情况,让此刻堂中的陈群、蒋济、冯平三人,尽皆严肃以待。冯平起身站起,走了几步从使者手中接过书信来,转呈到了陈群手中。

 陈群深吸了一口长气,又逐字认真将文书读了一遍,这才抬头看向使者:“还请尊使去堂外稍待,自会有人照应,待我与蒋刺史、冯长史共议过后,再将抉择回报。”

 “遵命。”

 使者小步退走之后,陈群用手将文书整齐的放在桌上,看向蒋济、冯平二人:“一个时辰就要决策,陛下催得属实有些急迫。方才使者说得详细,你们二人也都听到了,觉得哪个选择更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