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雷厉风行(第2页)
司马师点头道:“蒋公持重之策,自然稳妥。东兴之处现有一处落脚之地就够了,濡须才是重中之重。”
蒋济又道:“若此番四城修建无虞,则朝廷从寿春至合肥、合肥至东兴,东兴至濡须皆可成大魏之地。彼此两处皆隔两日之距,巢湖也将为大魏所有,而后朝廷定会命扬州在巢湖大造水军,以备来日攻吴之需。”
司马师想了一想:“若以蒋公如此说法,孙权此番攻襄樊,岂不是他的一个重大失误了吗?孙权此人老谋深算,怎会漏得如此破绽。”
“破绽?”蒋济摇头:“从濡须传讯至襄阳,孙权最快二十余日就可回军。那州中就要在这二十余日内,将四城抢修完成。先后征调民夫近二十万,运送粮草、运送草木砖石、还要同时佯攻濡须,淮河以南三年来的积累,一个月内就要消耗大半,这种破绽,可是寻常人能够抓到的?”
“中枢多智啊!也不知是谁为陛下进言的如此良策。”
司马师点了点头:“若按照蒋公的意思,这四城修建好后,陛下和朝廷就要着手伐吴了?”
蒋济道:“攻伐吴国,非一时之功。若按照这般思路,朝廷日后应该要与孙权在濡须、在江淮之间长久对峙了起来。攻伐不停、战事不停,你这个扬州仓曹的职位也将愈加重要。”
“若我所料不差,陛下或许也将驻跸寿春。”
这……想的有些太远了吧?
司马师忍不住说道:“蒋公这是如何想的?陛下都三年没来淮南了。”
蒋济说道:“如果真如我说的这样,陛下是一定会来的。都太和四年了,若论起勇于任事、不畏艰难,陛下才是中枢最勤恳的一人。到时子元之功,就可在陛下面前露脸了。”
“子元,抓住这个机会,做事勤恳些、仔细些,前途无量。当下的大魏,有才有德之人不知凡几,家世也没有那么重要。反倒是能在陛下面前露脸,
这才是当真紧要之事。你知晓了吗?”
“多谢蒋公指点,属下明白了。”司马师连连点头。
……
近乎同时,全琮、步骘、潘濬三将,也在樊城北面的吴军营寨中,一同用饭饮酒。军中饭食当然比不上武昌城内,但按照吴国素来的传统,吴王孙权从不忌惮为将之人生活奢华,甚至还乐于见到。、
三人虽在军中,帐中饮宴时的时蔬、肉类和汉水之中捕来的江鱼,倒也并不缺少,每人面前足足有八份菜肴。
饮着饮着,全琮不禁感慨道:“此番进兵以来,围困襄阳、樊城两地已有半月。樊城尚未攻下,倒也折损不多。襄阳也未攻下,却还在城外折损了千余人。下午回军之时,我将今日军情与至尊禀报,可吴王并未多说什么,还是让我一切照旧。”
“你们二人说说,这仗该怎么打?”
潘濬敏锐的注意到了‘照旧’二字,因而开口问道:“敢问子璜,照旧二字指的是何事?照的是哪个旧?”
全琮自饮了一樽酒,咂了咂嘴,说道:“昨日之旧。昨晚禀报战况之时,至尊命我务必保全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