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各怀心思(第2页)
“说吧。”孙权微微摇头。
全琮道:“虽说樊城内里的军队不足,难以像襄阳一般出城袭扰。可若是臣等一边应付魏军进攻、一边攻樊城,精力这般分散,如何能将樊城攻下?”
孙权定睛看向全琮,沉声说道:“能围多久,就围多久吧。若到了围不住的时候,那就率军进至淯口坞处,凭借水军之利与魏军相持。总而言之,孤在襄樊越久,魏军就越能被孤牵制,诸葛亮在西攻魏,也能更从容些。”
全琮微叹了一声:“臣知晓了。”
孙权也站起身来,从旁边的挂架上取下自己织锦的披风来,走到了全琮面前。亲自将全琮的披风解下后,又将自己的披风给他系上。
“樊城战事,孤就有劳子璜了。”
孙权都这般姿态了,全琮还能说什么?自然是谢恩领命告退。
走舸从鱼梁洲离开之后,全琮站在船上,仰头看向天穹上夜晚的繁星,竟不由得喟叹了起来。
襄阳难攻是真的,樊城也没那般好攻。至尊来攻襄樊的初衷,就是取得城池来为称帝造势。眼见城池难取,退而求其次保全军队,也是一个合理的选择。
樊城能围多久,那就围上多久。若不能围,就接着筑好的淯口坞来防守。淯口坞离鱼梁洲不过一里的水路,借着水军之利和鱼梁洲大营的依托,淯口坞想来也是难以攻下的。
真就要长久相持下去了?虽说行军打仗,见势不对撤军乃是常态,又不是赤壁那种危机时候,樊城也无死战必得之理,可全琮心中还是有着些许黯然。孙权想的那些,他都懂得,只不过作为一名将领的身份,心中还是想着求胜罢了。
……
翌日清晨,偏将军吴硕所部的五千步卒从鱼梁洲出发,进至全琮营中听令。
而北面邓县的徐庶,也按着前几日的旧例,留下了两千州郡兵守城,亲自带着申耽所部六千州郡兵、文岱所部一万外军、和牵招武卫营万人一起,合兵两万六千,向樊城进发而去。
阵势依旧是前几日的阵势,并未有半点变化。徐庶自领六
千外军居中,申耽居右在西、文岱居左在东,而牵招部则是随在徐庶身后三里之处,以作援军。
而今日的魏、吴两军,依旧是在樊城以北对峙。徐庶还是在樊城北八里处,全琮还是在五里之处,双方隔着三里的距离,谁都没有要动的意思。
又维持了半日,眼看日头渐西,徐庶见状下令撤军。
回到邓县之后,徐庶将牵招请到了县府正堂内,开口说道:
“今日之事如此,牵兄可有心得?”
牵招摇了摇头:“并无心得,只是觉得吴军有些谨慎的奇怪了。虽说吴军不善陆战,但此处离汉水不过十里,吴军有大军在后,也不应该到了不敢战的程度。”
“明日若吴军再不动,你我则须向前进发了。不论吴军在樊城存了什么古怪,大军在侧,还是要亲手试一试才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