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了然李一振

第50章 摒弃浮饰(第3页)

 “哦?”曹睿倒是有些惊讶,抬眼打量了裴潜几瞬,问道:“裴卿有何事劝谏?”

 裴潜认真说道:“臣以为,朝廷文书中言而有物,不加浮饰乃是正道。可臣子们对陛下一片忠谨之心,若是在给陛下的上表中,也如寻常公文一般言事,只怕有些冰冷,难以表达臣子们的尽忠之心。”

 “此事容易。”曹睿轻笑了几声:“说事的上表就按朕方才的说法来,就事论事。若想说些公事之外的,再给朕上些问安、谢恩的表文就好了。”

 “两者分开,互不干扰。裴卿以为如何?”

 “陛下明鉴,臣已然明了。”裴潜拱手应道。

 裴潜冲锋在前,其余臣子也不愿落后,纷纷在旁点评和恭维了起来。

 或是称赞陛下睿智有德,或是说此举能改善吏治,傅巽甚至还感慨起头上白发,若是早二十年有这般制度,也不至于日日熬夜来看文书了。

 曹睿也只是笑笑,并不具体回应。

 司马懿轻咳一声:“禀陛下,方才陛下训示,臣已悉数记下了,请允臣总结一二。”

 “是该总结一下的。”曹睿笑道:“待总结后,司空为朕时常盯着此事的推行。方才定下的半年之期,勿要忘了。”

 “臣遵旨,定然无误。”

 司马懿拿起桌案上的纸张,组织了一下语言,开口说道:

 “今日陛下关于朝中公文的圣谕,凡三项,一正格式、二弃浮饰、三纠吏治。”

 “所谓正格式,是让公文标准可读,为大魏上下官吏节约用时,提高效率。”

 “标题之中,应注明时间、官员、事项,如《太和四年八月荆州水灾请拨粮疏》。”

 “正文之中,先论事由、再论诉求、后论凭据,最后再留出批示之处。”

 曹睿轻轻点头:“司空总结的不错,朕就是此意。”

 司马懿继续说道:“所谓弃浮饰,乃是根除公文之中表述冗余、权责模糊,使得言语更为精准。”

 “公文之中,务必去掉过度之谦辞,摒弃阿谀冗余之语,禁止模糊用词,且防权责推诿。”

 司马懿顿了一顿,接着说道:

 “所谓纠吏治,就是以制度来促成此事。”

 “陛下,臣已总结完毕。”

 曹睿点头道:“司空说的不错,朕甚嘉之。”

 “今晚朕将你们唤到书房来,实有些不吐不快之感。朕还无意中扰了司空和卫尚书的家宴。”

 司马懿和卫觊当即起身拱手,称并无妨碍,是他们未能提前想到皇帝召见。

 曹睿道:“这样吧,你们诸位都各自回家。八名散骑侍郎在朕这里,晚饭也没得用。朕今日赐宴,你们八人与朕一同用膳。说起来,朕还是第一次为散骑留宴。”

 夏侯玄等人连忙应道:“臣等恭谢圣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