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沓中羌骑(第2页)
“嗯?”司马懿反问了一句:“伯觎公想说什么?”
卫觊轻声说道:“就是不知陛下心中还放着多少这样的事情,就等着一个契机……”
“慎言!”司马懿低声喝道:“勿要再说了。”
卫觊笑笑,似乎并不在意。
司马懿道:“今日之事,说得是公文,也就只是公文,不要扯到其他问题上。至于如何整顿公文的细节,明日我让吏部杨尚书和礼部徐尚书去做,伯觎公就不要操心了。”
“也好。”卫觊道。
司马懿的语气这才轻松些:“嗯,酒菜应已冷了,回去热热稍微再用一些,就可归家了。你家卫瓘属实聪颖,十岁之龄,就能在我面前对谈流利,言语清晰,伯觎公该好生培养一下。”
“家中子弟,才是一等一之事,不可丝毫懈怠。”
卫觊笑了一声,捋须说道:“比不上子元和子上半分。”
司马懿也笑了数声,二人所乘的马车也渐行渐远。
……
与许昌城中的安宁氛围不同,数千里外,秦州武都郡,护羌将军陆逊面对蜀军来袭,气氛却并不轻松。
三十日夜,周铎乘夜从武街返回沓中后,沓中城中当即开始准备起了防务。
第二日,陆逊便下令全军戒备,还遣麾下骑兵前往沓中左近各处羌民屯垦之处,将附近居住的四千余羌民悉数迎至城中,协助守城之事。
从十月初一,等到了十月初三,却始终不见蜀军的身影。
陆逊多智,自然不肯坐守原地,故而亲自领两千骑兵,前往武街方向前去探查。
一百五十里远,陆逊用了一日半的时间行军。
十月初四正午,陆逊率军抵达了武街西北十里处的攀多山处。
陆逊所部共有万骑,此番陆逊率领两千骑兵探查,已然足够,再多非但无益,反而会给行军和后勤带来更大的麻烦。
眼下,统领这两千羌骑之人,就是昔日太和元年十二月,在凉州西平郡的临羌城外,首位率部应募的和塘。
近三年的时间下来,和塘从一个不知兵的寻常羌人酋豪,也成长为了一名合格的千石司马,统领两千羌骑,算得上是低衔高配了。
不过,这在陆逊军中乃是一个普遍现象。
陆逊所部羌人万骑中,司马和塘所领的两千骑是其中最为精锐的一部,也是陆逊这位护羌将军的本部。
另外八千轻骑之中,除了周铎所领的一千骑外,都尉治无戴统领三千骑,曹平、邹令二司马同样各领两千。
治无戴两年前还是千石司马,去年在诸葛亮来犯之时,因功被擢升为二千石都尉,成为羌人之中楷模一般的人物。而曹平、邹令二将,则是大将军曹真从陈仓派来的将领。
万名羌骑如此统领,若综合评价一下,对于大魏的忠诚度还是足够值得信任的。这些羌骑都是从各部之中抽出、而又混合打散至各部,绝无寻常胡人军队那种由部族而建的组成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