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了然李一振

第52章 试探几分(第2页)

 和塘领着一千骑兵,按照每批百人的顺序牵马渡河。

 前两批渡河的时候,蜀军营中还无反应。等到第五批渡河的时候,陆逊在北遥遥见得,蜀军营中竟搬出已经打造妥当的浮桥,开始排列于水流不丰的羌水水面之上,数百名甲士紧随其后,沿着已经搭好的浮桥迅速渡河向西。

 心中大约估算了一下时间和人数后,陆逊轻声吩咐道:“全军戒备。再摇红旗,召和塘所部回返。”

 “遵命。”

 随行军士们举着三丈高的细长旗杆,上挂红旗摇摆了起来。和塘见状,也当即下令回返,继续以百人一部的规模分批渡河。

 陆逊继续死死盯着蜀军营中,可还是没看到营中派兵出来迎战。

 待和塘全军渡河回来,和塘本人也来到陆逊马前复命的时候,陆逊只是轻飘飘的说出了几个字:

 “走吧,全军回返。”

 轻骑离去,以蜀军都是步卒的建制,根本无法追赶,两条腿总是没有四条腿来的迅捷。

 队伍朝着西北方来时的方向行着,许多士卒、军官都不解其意,和塘更是来到陆逊身旁主动求教:

 “将军,我等现在是往沓中去吗?”

 “不错。”陆逊点了点头:“蜀军虚实我已窥得,在此多留无益,不如速归。”

 和塘此人虽说不甚聪明,为人也不够机敏,但有一点很好,有问题随时便问。或许是陆逊实在远离故乡、对羌人们也生了同情,每每也不吝赐教。

 和塘坐于马上,朝着陆逊问道:“将军,属下不太明白,将军是怎么看出蜀军虚实的?属下可是半点都不明白。”

 陆逊笑了一声:“你若领军二十年,也能看明白了。不过,这次还是有迹可循的。”

 “就拿一开始蜀军射箭来说,本将能看出这是五百人的一轮抛射,而且这只是蜀军一半垒墙之后的布置。两侧加起来,应有一千弓手以上。一千弓手,理应搭配两千至三千步卒,蜀军这就有三千至四千人左右了。”

 “本将派你过河之时,蜀军立刻取出浮桥过河,显然早有防备,你撤回时蜀军也未出营迎击,这就说明蜀军从未有出营的打算。”

 和塘皱着眉头,还是有些许不解:“这又能说明什么呢?”

 “能说明蜀军夺下此处,就没有要从此处来攻的打算,此处将领必然是被诸葛亮所命、防守牢固的稳妥之将。诸葛亮的大部人马,定然朝着武都的方向去了。”

 “武街乃是三叉口处,连接沓中、武都、白水三处,诸葛亮除了如此分派,再无其他战术的可能了。”

 “武都?”和塘的表情也渐渐严肃了些:“那该如何应对?武都、下辨两城并无多少军队,张征西在祁山城,大将军在陈仓,一时都难顾及得到!”

 “这该如何是好?”

 陆逊瞥了和塘一眼:“如何是好?当然是待本将回到沓中之后,点起多半兵力,从北面绕路前往祁山!”

 “这有些太远了吧?那本地的羌民又该如何?”和塘追问一句。

 陆逊面容轻松说道:“这个好办。让羌民百姓们各自至山中散去,一月,最多二月,大军必然取胜,而后我将全师而返,羌民们再各自回家就是。”

 和塘却叹了一声:“只是不知若有蜀军杀来,会不会残害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