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了然李一振

第77章 法外开恩(第3页)

 “入席吧。”诸葛亮轻叹一声,又接着翻阅起了桌上摆放着的简牍。一卷卷竹简码在桌案上,摆成小山似的形状,连身后的木架上都放满了文书,桌案旁边的地上也堆了几堆。

 此番北伐之时,军中大事小情,丞相关心的愈加细了起来,大到粮草、军情,小到军中刑狱、执法,都要亲自看过一遍之后才能安心。

 这般沉浸在公事之中,费祎也不敢打扰了他的心神。

 费祎不急,坐于席上,双目注视着地面,心思不知道飘到哪里去了。等了小半个时辰后,诸葛亮这才处理好了手上的事情,发声问道:

 “文伟,文长是要来让你问些什么?”

 费祎道:“禀丞相,一是李正方之事,二是守备狭山的军略。”

 诸葛亮不慌不乱,目光平和的看向费祎:“李严之事,文长军中有几人知道?”

 费祎想了一想:“丞相,只有魏文长、属下、刘南和,还有军中一名冯姓司马知情,再无旁人知晓。”

 诸葛亮道:“下辨大营之处,也只有本相与杨长史、蒋参军二人知情。李严要走,损不了大汉的根本,反倒去一痼疾,由他去吧,勿要声张,待回军之后再论。”

 回军之后再论?

 丞相这么淡定的吗?

 费祎努力说道:“丞相,可是大汉朝中情况、北伐军中情况,李严此降魏贼,定会和盘托出,又当如何是好?”

 “如何是好?”诸葛亮胸膛起伏了几下,竟也高了一个声调,平静的面孔上难得显现出愤恨之意来:“陛下启用李严入军中,我又给了李严参军之职,李严自己弃国、弃家、弃身,在前线临敌军中投奔魏贼,我又能如何?”

 “此时与丞相并无半点干系,皆是李严一人作恶!”费祎喉结微动了一下,拱手小心说道:“丞相,但属下此前在文长军中,也的确见到文长数次以言语辱及李严,此时若细究起来,文长也应有责……”

 “此事到此为止,李严一人之罪,勿要牵扯他人。”说罢,诸葛亮霍然起身,深吸了一口气后,镇定说道:“文伟,文长那边的军事,你先不必管了。你来为本相拟一封文书。”

 “遵命。”没人敢在诸葛亮动怒的时候规劝半分,费祎也是如此:“还请丞相示下,要写些什么。”

 诸葛亮沉声说道:“速速传讯吴子远,捕拿李严之子李丰,即刻解送往成都。此人送抵成都之后,将李严全家及亲属流放至哀牢县,交由马幼常看管。”

 费祎轻叹一声,认真执笔在竹简之上写下了这番文字。

 马谡在去年给丞相写过一封悔罪信后,丞相与他几乎三月就要往来一次书信。

 而李严此罪,按律法是要诛三族的。

 诸葛丞相以相府之权治理益州,做不到昔日先帝赦黄权一般法外开恩,也没有皇帝一般的权限。流放李严全家,已是格外开恩之举。

 费祎写着写着,又叹了一声,乃是因为费祎想到李严家中加上亲族只有十余人,根本轮不到扯到三族的范围。

 而魏延?作为北伐军中的首位领兵重将,丞相又如何会处罚他半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