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了然李一振

第82章 书信之用(第2页)

 “信?”徐庶皱着眉头,看向了曹泰:“什么信?”

 话一出口,徐庶便感觉自己失言了。陛下给孙权写了什么,哪有他一臣子询问的份?

 不料,曹泰还真知道。

 “徐将军,陛下当时与我说了一二,倒也不是什么忌讳的事情。”曹泰说罢,犹豫了几瞬,还是继续说道:“陛下说要以此信劝降孙权,请孙权纳土归降,不失有个王爵的身份。”

 众人听闻曹泰此语,一时失笑。

 孙权能降吗?在场之人心中都如明镜一般,孙权此人断不可能投降。那陛下给孙权劝降的话写了又有什么意义呢,徒耗笔墨吗?

 当然是有意义的!

 君臣之分,主宾之分,大义之分……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重要理念,就是借着这一次次看似徒劳无功的政治宣言进行传播的。

 徐庶若有所思:“我怎么忘了这个!”

 堂中众人看着徐庶笔走龙蛇,在左伯纸上快速写着些什么,都一时不明白什么意思,只好面面相觑。

 约一刻钟之后,徐庶方才停笔,笑着说道:“曹将军方才为我提了个醒。有时使敌退兵,并非一定要从军事的手段来论,从政事、从人心都是可以的。”

 曹泰模模糊糊感觉到了什么,但还是一时没有想清,开口问道:“我有些不懂,徐将军不妨直言。”

 徐庶拿起印鉴向文书的末尾盖去,同时说道:“领兵领得多了,遇事也难免总从军事上来论。孙权这番从襄阳撤回,难道只是要屯在淯口与我等对峙,空耗粮草吗?”

 曹泰恍然:“樊城不可得,襄阳亦不可得,孙权在此处留之无益,不如撤军!”

 “正是。”徐庶点头,同时将书信叠好放在匣中,细细封好火漆:“请陛下写封书信,与孙权晓说利害,或许就能使其退兵。”

 “甚好,甚好。”曹泰笑道。

 ……

 从樊城到许昌六百里,信使三日可达。

 十月二十八日下午,曹睿正在宫中练箭之时,侍中裴潜、卢毓二人领着满宠、刘晔入宫去寻皇帝,却在演武场外被内侍拦下了。

 “满公,诸位,”毕进微微拱手:“陛下此时正在练箭,还请诸位在外稍微等候片刻。”

 满宠听闻毕进之语,瞬时就将脸拉了下来:“陛下早就有了旨意,阁臣有军国要事入宫,可以随时觐见,今日怎得不行?”

 毕进却笑了一声,低了低头,而后轻声说道:“满公,不是不行,而是有些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