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了然李一振

第93章 曹睿定策(第3页)

 曹睿双眼微睁,盯着刘放手中之信看了好一会,这才猛然伸手将信抢过,捏在手中,开口问道:

 “何以至此?朕每次去信必会叮嘱大将军注意身体,何以至此!”

 刘放微微低头,躲开了曹睿的目光:“陛下,依照信中所说,乃是前线军务过于繁重,加之蜀军军容严整破绽极少,大将军劳累之下,这才又犯了头痛之疾。”

 曹睿霍然站起,在堂中踱步片刻,又抓起书信看了几遍,低声自语道:“大将军已命张郃从西面进兵,两面夹击,兵力又无绝对优势。诸葛亮三万三千众被大将军和张郃二人东西所夹,这么轻易就被围困了?缺粮,兵力不足,主将有恙,数般事情如何都凑到一起去了!”

 “陛下。”满宠肃容起身,身为内阁阁臣,加之他平日素来是勇于任事的性格,此时见皇帝疑难,当即说道:

 “大将军乃大魏诸将之首,责如山岳,不可轻失。既然大将军犯了头疾不能理事,不若速遣人命大将军到后方休养,在杜袭、费耀、郭淮三人中择其一来任事!”

 “臣附议,不可让大将军临危。”刘晔也起身建言道。

 “臣也附议。”一向谨慎的王观也应道。

 裴潜也拱手道:“陛下,既然征西将军张儁乂、护羌将军陆伯言、征蜀将军郭伯济都在,彼处战事定然无虞!是该将大将军撤到后方来了!”

 众人纷纷表态,可曹睿皱着的眉头却没有半点放松的意思。

 曹氏以武立国,军事之事最为紧要,而诸夏侯曹将领又是皇帝掌控军队的爪牙。去年曹休亡故之时带来许多混乱,甚至改变了大魏外军出镇的都督制度,这般事情,曹睿并不容许再出现第二次了!

 曹睿沉声说道:“如果朕让大将军撤后,调护羌将军陆逊至大将军之处,由他来指挥诸军,可否妥当?”

 “臣以为不可!”依旧是满宠中气十足的声音传来:“陛下,陆逊虽然被陛下重用,但此人乃是吴国降将,统领麾下积年羌兵倒还合适,大将军处中军、外军、羌兵杂糅,陆

逊于军中并无威信,若强令此人指挥,军中必定生疑,疑则生乱,乱则临危!”

 “那你说该用谁?”曹睿反问道。

 “用征蜀将军郭淮!”满宠语气坚定的答道。

 曹睿与满宠对视,满宠的眼神满是笃定,似要给曹睿信心一般。不过再朝刘晔、王观、裴潜、卢毓等人看去之后,从他们的眼神中,曹睿却只看到了怀疑。

 “朕意已决。”曹睿深吸了一口气:“大将军国之柱石,不可临危。又因大将军乃军中主将,朕敕令命大将军速回陈仓休养,令大将军军师杜袭、大将军司马费耀率大将军本部及羽林右军后撤至故道,征蜀将军郭淮所部撤至武兴,张郃、陆逊亦撤回武都一带坚守,将下辨、河池二城和半个武都郡留给诸葛亮就是!”

 堂中自满宠以下的众臣听闻曹睿此语,纷纷肃立起来。

 弃地这种话,只有皇帝好说,臣子们哪怕稍一提及,都是会面临巨大的政治风险的,更别说是在大魏四面不断进击的太和年间了。

 满宠想了一想,徐徐说道:“今年退兵是因为粮草之故,军力并无折损。大魏国力优于蜀、兵多于蜀、将良于蜀,待明年粮收之后,再出军将这几处地方夺回就是了。”

 曹睿神情依然庄重:“存人失地,人地两存。就这样办,刘中书,最快速度向关西传信!”

 “遵旨!”刘放答道。

 从下辨城外到许昌两千余里,以每日两百余里的平均速度计算,至少要八日能达。等皇帝敕令到达关西之后,彼处的战况如何,并没有人能说得准。

 但这个时代就是这样。曹真是大魏在关西的核心之人,曹真出了变故,稳妥些乃是最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