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决议撤兵(第2页)
“属下明白。”魏延道。
对于张郃与陆逊二人,在不能继续向东的情况之下,留在狭山已无多大意义,加之军中士卒没有战意、东面营垒无从防御,撤退才是正理。在诸葛亮一万二千军队即将抵达狭山之时,张郃、陆逊二人便又向后撤了二十里。
近乎同时,东面的魏军也在下辨以北、原本的蜀军营寨之外,开始准备结阵迎敌。
营门之处,卫臻、郭淮、费耀、程喜四人骑马位于此处,看着士卒们在各自将领的引导下从营中涌出,又到外面军阵中排列整齐。
“伯济,公威,今日该当如何?”卫臻问道。
昨日待蜀军王平部、高翔部撤回之后,三路魏军就齐齐聚在此处,而卫臻做出的军事决策,也多是执行了郭淮与费耀二人的共同意见。
郭淮沉声说道:“卫公,昨日和塘部绕过城北来投,已经将西面情况说得清楚明白了。张郃步军比诸葛亮少,而陆逊的羌骑面对蜀军车阵也派不上什么用场,定是向西而走了。”
“有张征西、陆护羌二人在,虽说或许会溃,但终也不至于大败。”
费耀在一旁插话道:“蜀军战意炽盛,若西面诸葛亮部也是这般情况的话,张征西与陆护羌退回营中恐怕不够,恐怕退到狭山、或者再向后退一处,这个势头才能止住。”
卫臻面孔憔悴了许多,这段时间他本就疲累,加之又是初次统辖大兵处理战事,虽可以听取郭淮、费耀之意,但按照卫臻事事认真的性格,劳累辛苦是难免的事情。
卫臻叹道:“本想东西照应,一同往下辨方向进击蜀军,却未能得偿所愿。若是大将军在,或能将战事处理的更好些。”
费耀没有说话,却在心底摇了摇头。卫仆射这是又谦辞了,若大将军本人来,也应该是这个打法。战场上的事情,受了些挫折又能如何呢?大局又没有失去。
郭淮镇定说道:“按着当下之情,蜀军城池一时难攻。既然与张征西不能合兵,蜀军留在西边应对张、陆二将的兵力不知多少,此处还是应谨慎为要。昨日大军折损过多,还是等与张征西恢复联系之后,再做打算。”
卫臻点了点头:“也只好如此了。”
正如费耀所说,张郃退后、让蜀军据了狭山之后,攻守之势就发生了转换。
诸葛亮本人在下辨,又无力照着此前的战事再引诱张郃打这么一仗,西边的魏延也就万万不能失了狭山这一关键之地,重心由进攻转为了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