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了然李一振

第104章 远邦来朝(第2页)

 王昶乃是营州都督,虽说权责比王雄更大,但这种时候他并未第一个说话,而是将主角的位置让给了刺史王雄。

 王雄点了点头:“提台,你可懂肃慎话?”

 提台苦笑着说道:“元伯公,在下哪里会懂得肃慎话?国中常有与肃慎交流走商的商队,每季往返一次,八月时前去肃慎的商队将大魏平定公孙逆党的消息传到了肃慎,十一月回返之时,才将使者顺路带了回来。”

 王雄点了点头:“此人唤作何名?”

 提台答道:“禀元伯公,此人唤作兀朱可,乃是肃慎二十八部之中黑水部的首领之子。”

 “二十八部吗?”王雄有些诧异:“既然是二十八部,彼处人口又有多少?”

 提台拱手说道:“在下亦不尽详知,还是让兀朱可与元伯公自己说吧。”

 “元伯公,”提台指向身旁一人:“这是懂得肃慎话的通译毕礼,他将肃慎话译成扶余话,再由在下译成汉话。”

 这便是两重译了。

 “好。”王雄微微颔首。

 兀朱可年约三旬,体型与寻常汉人相仿,但似乎更精壮些。此人气势倒是不凡,穿着一袭貂皮的皮袍,毛色甚是油亮,可以看出用料极好,但不如汉人皮袍那般形制细致。

 兀朱可摘下插着彩色羽毛的皮帽,露出了编成辫发、长可披肩的脑袋,发尾还坠着一些彩色丝线和玉坠,左右耳垂上还坠着两只金环。

 而且根据提台所说,肃慎人的语言与扶余、高句丽有三分相似,但许多词句以及发音都不相同。

 王雄与兀朱可对话许久,得知其部名为黑水部,居于一条名为黑水的大河南部。

 此番兀朱可随着扶余商队来到辽东,一

共有五人随行,都是部中射猎的好手。

 所谓肃慎二十八部只是一个笼统的称谓,具体肃慎有多少部,兀朱可也一时说不清,但他所在的黑水部乃是一个大部落与一系列小部落的联合,把控黑水中段到难水附近之地,人数超过五万人,这还是近年来粮食收成不佳,家畜不丰的情况下的数字。肃慎人种田,粟、豆和黍都是常见的作物,也进行渔猎。至于畜牧方面,主要则是猪、犬和马。

 对于王雄来说,得知这一消息还是十分意外的。虽说他此前曾任过幽州刺史,但与之打交道的胡人,不过都是鲜卑、乌桓各部,连鲜卑以北的丁零人都极少见到。更别说扶余和肃慎了。

 在中原士人的眼中,幽州已是已知世界中的边陲之地,而肃慎就更不知远到哪里去了。

 随着提台招呼了几声,堂外候着的府吏从提台的马车中拿出了两把形制怪异的木弓,还有两个鹿皮所制的箭袋。

 “这便是楛矢石砮?”

 王昶、王雄二人同时站起身来,接过鹿皮箭袋,从中间抽出箭矢来看。

 所谓楛矢石砮,就是用楛木箭杆和青石磨成的箭头。

 王昶拿到手中略微看了几眼,微微试了下弓弦,对肃慎人弓矢的威力都有了大概认知,没什么值得稀奇的。

 但对于大魏来说,这却是祥瑞一般的事情。

 王昶轻声说道:“舜帝之时,肃慎来朝。周朝之时,肃慎就为中国藩属。汉文帝之时肃慎遣使贡献楛矢,如今太和四年,肃慎又来进贡楛矢石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