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章 开学第一课(第2页)
后来……后来形势变化,学业中断,我去过干校,也下过田地,扛过锄头,也写过检查。
但心里头,始终没放下书本,没放下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这些文字、文章、文化。”
李耘没有过多渲染,语气平静,却带着千钧的重量,让台下许多知青都感同身受了。
这几年他们真的很苦,连怎么熬过来的都不知道,一直到现在坐在教室里都还有一种恍惚的不真实感。
“现在,春天回来了,我们能重新坐在这里,是无数人的期盼和牺牲换来的。
国家把未来的希望,寄托在知识、寄托在科学、也寄托在人文精神上。
而我们中文系,就是要接过这份传承,去思考、去书写、去发出这个时代最清醒、最有力、也最温暖的声音。
我这辅导员,不单是管纪律、管生活,我更希望,能成为大家学问上的‘同窗’,一起重拾荒废的时光。
你们有任何问题,学业上的,思想上的,甚至生活上的难处,都可以来找我。
我的办公室就在三楼东头那间小屋,门常开着。”
说完李耘拿起一支粉笔,转身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名字——“李耘”,字迹端正而有力。
“希望在未来四年,我们能像我的名字一样,在这片被春雨重新浇灌的学术沃土上,一起辛勤耕耘,不问收获,但问耕耘。
期待看到你们每一个人,都能长出最饱满的穗子。”
李耘的话一落台下就响起来热烈的掌声,也让他们的校园生活生动形象和真实了起来。
“好了,我的介绍就到这里,今天是我们的第一课,我们不急于讲授专业知识,首要的是互相认识,并组建起我们的班委。
现在,该轮到我来认识你们了,谁第一个来?想竞选班干部的心里也有个准备。”
李耘放下粉笔,拍了拍手上的灰,微笑着望向台下,眼神里充满了鼓励和期待。
李耘的话落没人上台,李耘也没有催他们,就这么笑眯眯的鼓励着他们。
这是终于有人站了起来,第一个上台的是一个非常自信张扬的男生。
“大家好,我叫谢听序,今年十八岁,刚从北京第一中学毕业。
现在能和来自天南海北的各位英才一起坐在这个梦寐以求的教室里,成为京大中国语言文学系七七级的一员,我感到无比的光荣,也无比的激动。
说实话,站在这里,我的心跳得很快,因为我知道,在座的每一位,都经历了不平凡的考验,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从四面八方汇聚于此。
我们每个人的背后,都可能有一段沉甸甸的故事,希望我们能够一起开展一个属于我们的未来。”
说完谢听序就鞠了一躬,台下立马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掌声停止了谢听序也没有下台,“还有,现在我想竞选一下班长这个职位。
我生长在教师家庭,父母都是第一中学的老师。
他们教给我的,除了课本上的知识,更多的是对学问的敬畏,对集体的责任,以及为人处世的真诚。
从小到大,我在校园里耳濡目染,看着我的父母和他们的同事们如何为学生操心,如何为班级付出。
我深知,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就像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的构思、真挚的情感,更需要所有“字符”的紧密团结、相互呼应。
班长,不是一个官衔,更不是权力的象征。它意味着服务,意味着担当,意味着沟通与奉献。
如果我能够当选,我向大家承诺:
第一,我会做好“勤务员”。尽我所能,协助老师,服务同学。
无论是学习上的疑难,还是生活上的不便,我都愿意第一时间去倾听、去沟通、去想办法解决。
……
希望大家能信任我,给我一个机会,投我一票,谢谢大家!”
谢听序的话一落下面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大家都没有想到第一个上来的就是竞选班长的,还这么优秀。
不过其他那些想竞选班长职位的就有压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