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刘艺菲:哥哥你电鱼了?我们不会被抓去踩缝纫机吧?

“狗贼,你骗人,这哪是无敌风火轮!!”

 

被江白抱着倒栽葱一样扎进海里的刘艺菲怒骂着。

 

控制着机甲,两条腿一蹬,来了个托马斯回旋。

 

倒着的机甲瞬间来了个转体,腾空而起顺带还把小猪快跑2号给踹飞出去。

 

这可把岛上的观众和看直播的观众看傻了。

 

这是机甲?

 

是电影里那种跑起来都能感受到沉重笨拙的机甲?

 

你们真是高达啊!

 

由于关于巨型机甲的电影、动漫都不少。

 

现代人就算没真的去看过类似的电影、片段,也在刷短视频的时候看过不少片段。

 

特别是高达、环太平洋系列的。

 

电影里的机甲动作起来多少也要设计的符合一些基础物理学。

 

比如,好几万吨重的机甲,打怪兽的时候,动作虽然看着宏大震撼。

 

其实速度上并不算多快,也不算灵活。

 

要让人看出来机甲的机械质感。

 

要不然为什么环太平洋第二部被人吐槽。

 

就是因为第二部里的机甲没有了厚重感,不像人们认知中的机甲。

 

反而像是动画片里那种二维的,可以任意做出比人还灵活还夸张的动作。

 

看着就没有质感,也不够震撼。

 

可现在呢。

 

江白和刘艺菲当着所有人的面。

 

给他们表演了一个什么叫机甲比人还灵活。

 

跟练了武功一样,刘艺菲控制机甲还能腾空转体再踹飞江白控制的机甲。

 

这......这不符合物理定律啊。

 

再看机甲动作之后周围环境产生的反应。

 

滔天巨浪,轰隆隆的震动声。

 

以及海浪蓬勃奔涌冲向沙滩,推动的一层层沙子。

 

还有那地面传来真切的震动感。

 

无时无刻不告诉所有在场观众,那两个机甲就是重达几万吨的庞然大物。

 

不是动画片里的纸片人形象,动作就是这么流畅,就是这么夸张。

 

这就是现实,不是在看电影。

 

“夭寿啦!完犊子啦!!物理学怕是又要课本要更新啦!”

 

“恭喜恭喜!!哥哥我已经毕业十年,不用重新学新课本!!”

 

“恭喜各位学子,特别是学理工科的,恭喜你们,你们又有新东西可以学习啦!”

 

现场观众看得是目瞪口呆,震撼无比,脑海里只有眼前小流氓打架打出武侠效果的两台机甲。

 

但隔着网络看直播的观众们就没有这么直观这么震撼。

 

毕竟不是身临其境,多少差点意思。

 

所以只能调侃不知道今年哪些倒霉蛋要用上新的物理学课本了。

 

毕竟现在上过大学人非常多,特别是网络上的这些网民。

 

你让他重新去做初中数学题物理题大概是已经忘记的一干二净。

 

可不代表他们没有基本的科学素养。

 

之前在大兴体育场展出小猪快跑3号,是透露过机甲数据的。

 

身高、重量网上都有。

 

好几万吨的东西,能够腾空而起。

 

说实话,学文科的可能还不太感觉有什么。

 

但学理工科的人,眼睛都要直了。

 

那可是几万吨的重量,腾空而起跟普通人翻跟头一样简单。

 

这代表着什么。

 

这代表着中国现在拥有一种无与伦比到无法想象的动力系统。

 

输出功率可以轻而易举把几万吨的东西当做‘杂技演员’推动。

 

更可怕的是,这么重的机甲做出如此灵活的动作,居然没有解体,这要多高的机械强度?

 

思路活跃的人已经开始联想。

 

这种夸张的动力输出系统要是安装到航母上,那几万吨的航母还不跟快艇一样直接在海上玩漂移飙车?

 

这是什么概念,夸张一点的说,航母换装这种动力输出系统,怕是到时候遇见亚音速鱼类,根本就不用开启防御系统。

 

直接来个地板油,还能挥手跟鱼类大声告别:“你追我呀,你快来追我呀,你追上我我就让你嘿嘿嘿!!!”

 

这要是把动力系统缩小,换装到飞机、坦克上,都不敢想究竟有多高速度的提升。

 

飞机换了这种动力系统,怕是直接变成洲际弹道导弹。

 

坦克换上这种动力系统,怕是直接变成超音速飞机。

 

这还是动力系统。

 

要是把机甲的高强度金属再加上呢?

 

普通导弹炸上去,怕是真的要看烟花了。

 

更何况现在中国还有能量护盾技术。

 

妈呀,世界变化太快,快到谁都认不出来了。

 

“还敢说水晶公司没把外星人的坟刨了,请问能让我参观一下宇宙飞船吗?”

 

“@刘艺菲,别光欺负你家江白,快出来说说,你们公司是不是偷偷困禁外星人了?有没有飞船,送我们一艘。”

 

“小了!各位,你们格局小了,你们都关注水晶公司和咱们国家有没有困禁外星人,有没有搞宇宙飞船。

 

但我不同,我要恭喜各位学子,你们有福啦,新学科新教材立马上线!!”

 

“恭喜各位学子!!从此以后你们还多了一个新的研究课题,究竟是什么样恐怖的动力系统能把几万吨的东西当‘杂技演员’一样驱动。”

 

弹幕里一片‘祝福’和‘哀嚎’之声。

 

说恭喜的肯定是已经毕业不用再学什么新知识的。

 

而更多的人,不是刚高中毕业,就是刚上大学。

 

高中的还好,他们还不懂是怎么回事。

 

但大学生.......

 

一台巨型机甲,光是新型高强度材料、动力系统、平衡系统、减震系统、人工智能辅助系统等等等等。

 

别多想,至少能单独弄出来二十个学科。

 

而且都是关于物理、化学方面的尖端领域。

 

稍微有点眼力见的都能想明白,这些新出现的东西,至少也是个研究生才能学习,博士才能研究的课题。

 

也就是说,以后理工科的学生们真的有福啦。

 

还没毕业就已经知道了未来这世界的科技发展方向,就是方向走的有点远,远到他们已经感觉到绝望。

 

这些新增学科可能不会让他们全部学习。

 

但基础知识他们是逃不过的呀。

 

一本书也是基础知识,十本书也是基础知识,整个初中高中物理、化学的课本都算基础知识呢。

 

甚至连大学本科的数理化都是基础知识。

 

研究生以下阶段,都算是基础教育。

 

“恭喜各位!!幸好我毕业的早啊,最近这几年科技、历史什么的总是更新课本,我要是毕业的晚,怕是都毕不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