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6章 于大爷还真是够意思(第3页)

 “向东,感谢你提携的客气话,我也不会说,我就不说了。” 

 张泽国端正了态度:“但我去了大河县后,该怎么展开工作这方面,你不能藏私。得把你能想到的好点子,都教给我。” 

 “泽国,不用这样客气。” 

 崔向东递给他一根烟,说:“咱们得先搞清楚,大河县那边的当前状况,找到可持续发展动力的点。而且这个点,得具备大河特色。” 

 大河县,那可是个正儿八经的农业大县。 

 地广人稀。 

 土质是沙土性质的。 

 不怎么适合栽种小麦玉米,稻子等常规农作物。 

 但却特适合种植红薯,花生之类的。 

 因天堑黄河的阻隔,导致交通极其落后。 

 虽说搞活大河经济,是县长的职责。 

 可主抓思想工作的县书记,同样肩负全县经济发展的重担。 

 张泽国去了大河县后,如果能让经济起色,那么他做出的贡献,对整个崔系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崔向东记得很清楚。 

 前世时大河县一个食品厂,成为了江北的著名品牌。 

 这个著名品牌,就是以当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红薯为原料,打造出的“大河粉丝”。 

 完全可以让娇子集团渡河北上,和大河县合资开发红薯产业。 

 崔向东从公文包内拿出纸笔,索性当场给张泽国,勾画出了食品厂的蓝图。 

 晚上九点半。 

 “好了,我回去后好好地想想。向东,我和小荣先走了。” 

 张泽国拿着那叠信纸,起身离开之前,意味深长的对崔向东笑了下。 

 他被笑的莫名其妙—— 

 下意识看向了,去送张泽国两口子的听听。 

 听听噘着嘴儿,理都没理他,快步出门。 

 “搞什么呢?” 

 崔向东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实在参悟不出张泽国那意味深长的笑、听听莫名其妙的撅嘴儿。 

 已经吃饱喝足。 

 张泽国两口子也走了。 

 崔向东当然没必要,再留在这儿。 

 他站起来,拿起了公文包和电话,准备走。 

 包厢的门却开了。 

 崔向东抬头看去—— 

 一个穿着白大褂的少妇,轻咬着唇儿,踩着白色小布鞋,缓步走了进来。